• 点赞
  • 评论
  • 收藏
助力老人跨越数字鸿沟,沪上已有534家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顾泳、李晔/解放日报  
2022-10-05 08:17 字号
昨天是重阳节,近年来上海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户籍老年人口比重已达36.3%。来自市卫健委的消息:上海已建成534家老年友善医疗机构,优化流程缩短时间,友善医疗机构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实现更便捷、更周到的就医。
教会老年人使用智慧医疗
上海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为老年人看病就医创造友善的环境、建设友善的文化、提供友善的管理和友善的服务。记者获悉,多家医疗机构推进“一键叫车”“一键预约挂号”等“为老服务一键通”数字化示范应用场景建设。
“以前看到自助机绕着走,没想到用起来很方便,以后不用去人工窗口排长队了。”张奶奶来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看病,而今她已对智慧门诊得心应手。
作为上海市首批老年友善医疗服务机构,不久前,华山医院启用老年友善服务——智慧门诊长者服务中心,张奶奶是首批学员之一。每天10时和15时,医院推出针对老年人的系列课程,包括如何使用门诊公众号、怎样使用自助机等基础课程,以及如何使用病种管理小程序等。
华山医院门诊部副主任邱智渊介绍,这项工作是基于前期调研工作而设立的。“有些老年人刚开始不想学不愿意学,在我们的引导下慢慢学习,才发现这些设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智慧门诊长者服务中心还针对老年患者普遍担心的“手机支付不安全”“会不会转错账”等问题,邀请交通银行上海静安支行的职工为老年人提供防诈骗、信用就医等科普知识,让老年人感受智慧门诊的便捷。
老年医疗护理格局逐步形成
市卫健委负责人表示,当前上海老龄政策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完善,养老金水平每年稳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上海推出“沪惠保”,参保人群的三分之一为老年人,老年人的医疗保障水平由此进一步提高。
与此同时,上海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已逐步形成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托底、老年医学专科和区域老年医疗中心为支撑、上海老年医学中心为引领的“3-2-1”三级老年医疗护理布局,致力打造综合连续、便捷优质的整合型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作为首批老年友善医疗机构,针对65岁以上人群自身生理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下降等衰弱症,从饮食、运动、社会活动等方面早期干预,力争让老年人更加健康。如今华东医院已携手静安、长宁、闵行、普陀四个区12家老年护理康复养老机构,组建医养结合医联体,为老年人提供分级、连续、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营养科还针对在院老年患者吞咽障碍,推出原汁原味“慕斯食品”;对“肌少症”开展研究、制定行业诊疗标准;同时开设营养门诊,为老年患者制定全周期、个性化的营养康复计划。
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核酸码、行程卡、场所码开始成为出行“标配”,老人没有智能手机,或者几乎不会操作手机功能怎么办?市卫健委老龄办启动“助老跨越数字鸿沟”项目,帮助老人解决实际困难。
项目启动之时,75岁的赵奶奶每次都坐在培训班第一排醒目位置,努力记录每一个字。细心的老师发现,尽管赵奶奶有最新型的智能手机,但手机里一个App都没装,原来是总记不住应用商店的账号和密码,记下的本子也常常弄丢,根本无法下载。老龄办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与赵奶奶儿子沟通,给老人装了微信,时常与她沟通聊天,很快,赵奶奶对手机操作熟练了起来。
市卫健委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将持续推进。全市还将聚焦老年人居住环境、出行、健康、养老和社会参与、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开展老年友好社区建设,为老年人打造友好的生活环境。
另悉,重阳节当天上午,全市来自多家三甲医院的30位卫生健康系统的劳模专家,以健康云平台为载体,为老年人开展线上义诊活动;通过健康云平台以线上直播方式,由医学专家对老年人常见病防治、健康热点、老年友善等主题进行健康科普。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法律专家线上咨询活动,同步在线接受老年人关于法律方面的咨询。
开展智慧健康养老需求调查
智能体征监测器、智能药盒、智能电动轮椅、智能护理床、康复机器人、紧急报警/呼叫器、可视智能门锁、老人跌倒报警器、防火和煤气泄漏报警器……这些产品,是否在上海老人的已使用或拟购买名单中?老人所能接受的智能产品价格区间是多少?对于目前已有的智慧养老产品,老人有哪些改进建议?即日起,市经信委、卫健委、民政局在上海全市范围内开展智慧健康养老需求社会调查。市民可在随申办市民云App、随申办微信小程序,以及支付宝随申办小程序的“互动频道”位置进入问卷。
(原标题《流程优化时间缩短就医更便捷,助力老人跨越数字鸿沟,沪上已有534家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责任编辑:王志磊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