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二十大代表风采|杨戌雷:20年坚守水环境治理一线
邹娟/澎湃新闻  
2022-10-04 19:41 字号
【编者按】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党章规定和党中央统一部署,全国38个选举单位选举产生了2296名党的二十大代表。党的二十大代表是共产党员中的优秀分子,具有先进性和广泛代表性,是经各级党组织逐级遴选产生,肩负着9600多万名党员、49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重托,凝聚着全党的意志,承载着人民的期望,将光荣地出席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他们中很多是来自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在各行各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模范党员。即日起,澎湃新闻开设“二十大代表风采”栏目,重点介绍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党员代表的先进模范事迹,以学习和弘扬他们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范。
如今,上海的污泥处理已实现了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
为了做到这些,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车间主任杨戌雷,坚守水环境治理一线已20年。这20年间,杨戌雷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身先士卒,冲在治污第一线。
杨戌雷(右一)和同事讨论工作。 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邹娟 图
如今,杨戌雷从一名基层工人成长为污泥处理行业的领军人物,并成为党代表。尽管如此,杨戌雷仍笑称自己和团队是“土八路”。
“近年来,我国更加重视资源型及生态环保型社会的建设,污水污泥处理作为保护水环境的最后一道防线,也已成为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守好这道防线,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杨戌雷说道。
杨戌雷和同事在一起
“土八路”的技术宝典
驻守在长江岸边的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承担着上海约1/3的污水处理,也是亚洲最大的污水处理厂。
外人走进厂里的污泥处理车间,犹如走进一片钢筋水泥浇筑的管道森林,但杨戌雷每天在这里爬上爬下,看一眼焚烧炉火焰大小,就能判断污泥焚烧是否充分。每一个管道阀门在哪,都烂熟于心。
2011年白龙港污泥处理工程建成调试,当时年仅29岁的杨戌雷担负起了整个污泥处理系统的调试和接管工作。
杨戌雷在检查设备
如此浩大的工程宛如一座横亘在眼前的大山,整个污泥处理团队包括杨戌雷在内的100多人,完全是零基础。从来没有相关经验的他,所面对的是当时国内处理规模最大、工艺最复杂、技术最先进的污泥消化、干化、深度脱水三大污泥系统。当时负责干化系统的德国工程师,听说杨戌雷带的团队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多岁,耸耸肩头,不敢相信他们能够成功。
那两年里,杨戌雷几乎一大半的时间都是在单位里度过的。白天在各个“阵地”上,他爬上爬下、钻进钻出,摸管道、研究设备。晚上挑灯夜战,翻图纸、学习原理,硬是凭着一本磨破边角的英文词典,手写近千页的工作笔记,成了员工的技术宝典。
杨戌雷在车间爬上爬下
杨戌雷说,他们这支不被看好的“土八路”,仅用了一年就实现全面接管三大污泥系统。“2012年2月1日接管污泥消化,5月4日接管污泥干化,10月31日接管深度脱水。”杨戌雷对当时的时间节点至今记忆犹新。
两年后,德国工程师回访时,眼前的景象却出乎他的意料,所有的设备都井然有序。他对杨戌雷说:“本来只是想看看干化系统是否还正常,却没想到运行工况这么好,连一些设计上不合理的地方都改良优化了。”他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
在后面的几年里,杨戌雷和团队又根据实际的运行经验,对设备、设施、工艺上存在的问题,着手技术改进。一系列的技改,取得非常好的实用效果,还荣获了多项专利,以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金银铜奖等各项奖项。
杨戌雷在观察焚烧炉的火势。他能凭火势一眼判断污泥焚烧是否充分
疫情时的特殊保障
2022年3月以来,上海疫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为保障市民生活安全有序,3月16日开始,白龙港厂启动封闭运行模式,杨戌雷立即申请首批驻厂。由于在岗员工仅有平时的三分之一,每个人身上的任务更重了。
杨戌雷说:“我们在作业过程中要严格穿戴好全套的防护服、护目镜、口罩等等。焚烧炉本来周边环境温度就比较高,大概三四十摄氏度,穿了大白以后,每次去巡检一两个小时,基本上里面的衣服全部都是湿哒哒的。”
驻厂期间,杨戌雷和同事们还遇得到突发故障。2022年4月初,受疫情管控影响,沿途管线水量突变,导致污泥药剂制备系统无法均匀混合药剂,造成干化系统频繁跳停,影响了污泥焚烧炉正常稳定运行。
封闭运行期间,专业维修人员进不来,杨戌雷与团队连夜分析,确定了可行的应对方案。杨戌雷带领团队对工艺进行精确调整,亲自指导每个闸阀调节,连续2天不眠不休,用最短的时间确保了焚烧炉正常的燃烧,所有的工艺运行全部都是恢复到正常,保证了污泥处理处置安全。
“每家每户都会产生大量污水,污水通过设备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而污水处理厂就好比微生物的动物园,我们通过驯化微生物,把污水里面的污染物质分解。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守好申城水环境治理的最后一道防线。”杨戌雷说道。
(原题为《二十大代表风采|杨戌雷:20年坚守水环境治理一线》)
责任编辑:杨一宁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