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 评论
  • 收藏
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中篇评弹《战•无硝烟》新海派呈现
上海文联
向作者提问
来源:政协联线 | 2022-09-19 16:22 字号
“喜迎二十大 说唱新时代”——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仪式暨惠民演出于9月16日在江苏省宿迁市举行。本次牡丹奖共收到来自中国曲协32家团体会员、艺委会、曲艺联盟、中直文艺院团、省级文化馆以及港澳台地区有关团体报送的472个节目,报送数量为历届之最。
中国曲艺牡丹奖是由中国文联、中国曲协共同主办的全国性曲艺专业奖项,每两年评选一届,今年迎来了第十二届。经过20多年的不断发展,牡丹奖已经成为发掘曲艺人才、繁荣曲艺创作的重要平台。今年,上海曲协会同金山区文旅局、金山区张堰镇人民政府、金山区文联积极承办了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评弹滑稽类)分赛区比赛。
由上海评弹团出品的原创中篇评弹《战·无硝烟》获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该作品将上海解放一年间惊心动魄的“银元之战”“米棉之战”搬上舞台。作品叙事采用了双线并行的方式,一条主线以评弹最擅长的充满烟火气的小人物和市井生活为故事切入口,另一条主线围绕上海市军管会财经接管委员会干部刘浦生展开,揭示了金融之战与普通百姓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
红色文化的新海派呈现
——评上海评弹团中篇新作《战·无硝烟》
宇 锦

《战·无硝烟》是上海评弹团(以下简称“上评”)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从浩如烟海般的上海红色文化资源中精心选材、构思和创演的,当可视为“上评”总结近年成功经验、坚守艺术本位、保持传统质地、调整创新尺度之后的最新呈现。
从全书看,脚本对历史真实性与艺术虚拟性的交织,演员对人物真实性与艺术加工度的把控都很到位,妥贴地处理了大题材与小切口、大时代与小人物之间的密切联系,拓宽了全书的方圆、放大了听众的视野。
评弹作为一种俗雅共赏的市井艺术,其特征体现于多个层面,诸如文字通俗易懂、题材丰富多样、表演亲和交流,笔者以为最重要的,乃是以小人物或小人物思维为核心,铺陈日常生活、展现平民心态。《战·无硝烟》同样如此,在对这场经济金融战的背景作了极简约的介绍后,便开启了小人物及其小故事的演绎。
实际上,评弹的这一创作思维及方法,古已有之,其与塑造英雄人物、摹写时代巨变、映现宏大主题不但毫不抵牾,反而水乳交融,更增庄谐共生之趣,添亲切可信之力,如《三国》的张飞诸葛亮,《英烈》的徐达胡大海……传统经验屡试不爽,需要借鉴弘扬,何况随着时代演进、社会发展和观念进步,尤其是近两年来抗疫工作的启示,已使“凡人不凡”成为常态、“平民英雄”成为共识,因此继承发展这条文脉艺脉不但当然,且正逢时。该书通过以刘浦生为首的一系列小人物的塑造,证明“烟火气”与“主旋律”、“噱头势”与“严肃味”不但不应成为对头,而且理应“搭档”,成就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典型形象。这也是将现代性从古典性中激活、唤出的一条途径和具体表现。
上海评弹团近年来持续地推出新作,从《四大美人》《繁花》到《林徽因》《医圣》,有原创也有改编,有固定桌椅也有移动舞台,有书场演出也有网络直播,有传统“老腔调”也有新型“评弹剧”……概言之,从内容到形式均体现了创新的意图和作为。通观这一系列新作,笔者的总体感觉是——对历史性与文学性愈发看重,对时代性和现代性再度加强,对艺术性及戏剧性更为着力,对观赏性和市场性多作开发。当然,其中颇有未致或者偏出之处,但从整体看来,意旨追求高远,艺术态度诚恳,呈现效果精彩,初见令人惊喜,有新颖的审美兴味可供欣赏;再赏耐人寻味,有浓郁的当代海派气息值得咀嚼。
当代的评弹艺术,正处于网络思维模式、文化跨界融合、传统艺术“双创”的潮流中,无论创作者还是欣赏者,都有通过继承、转化、创新,为这一传统艺术提升现代性的愿望。如前所述,“上评”得前辈创造经验与海派精神熏陶,赓续艺脉,鼓勇而进,近年来新品层出、新意不穷,便是这一愿望的践行。
在欣赏了“上评”近年来的一系列作品后,笔者感觉其创新的步子看似迈得很大,但在原则与性质上还是审慎和节制的。首先,保留传统书目的文本及演出格局,不把“非遗”作为“实验”对象,既保护了老传统,又尊重了老听客。其次,在改编或原创书目中全面增加新的元素尤其是戏剧因子,不仅要求“演员的下半身动起来”,有的书目还专设了导演、音乐、服装、道具、舞美、灯光等职司。宣传和市场效果都表明,此举对新听客有较强的吸引力,而老听客的感觉大多也不差。《战·无硝烟》同样增强了戏剧性,更给每一位演员加强了“演”的成分和肢体动作。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主创根据以往经验教训,明确了创新的尺度、把握了调整的分寸,不动摇评弹的本体,不影响说表的主位,而是对评弹本有的“说噱弹唱演”作了更均衡的配置、更多样的呈现,做到紧贴不游离、活用不滥施。
责任编辑:杨一宁
转载请注明来源
  • 2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