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人教版教材插图引争议,网友们怀念老课本里令人难忘的插图
上海文联
向作者提问
来源:政协联线 | 2022-05-30 07:39 字号
近期,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插图引发热议,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网友表示插画人物“眼神奇怪、毫无美感”,看着“很不舒服”,这样的画风会影响孩子的审美发展。还有网友表示,对比其他版本的教材和以前版本的教材,该版本插图存在明显审美差距。
昨日,教育部回应,将责成人教社立即整改,重绘教材插图,确保秋季学期使用。教育部也将组织专家团队进行严格审核把关。人民教育出版社也表示,深感自责,已着手重新绘制,真诚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好的教材插画是什么样的?其实每个人都有发言权。
教科书,是相伴每个人年少成长的物品,而教材插图,是课本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回忆往昔,我们常借由课本上的插图,想起自己读书时的情景。
▲人教版第十一套中小学教材(部分)
对于教材中插图的作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图片不仅仅有解释和说明文字的作用,图文的有机结合更是能够“拓展思想,涵养美感”。插图不仅是辅助教学的重要角色、文字的生动载体,也是青少年美育、艺术教育的启蒙读物之一,为一代代青少年注入文艺的精神养分。
▲《猴子捞月亮》1978年版、1990年版、2016年版
在关注与批评此版教材的同时,很多网友由此回忆起自己年少时教科书的插画。有网友说,这么多年过去了,课本文字记不清了,但那些插图依然记忆深刻。有网友表示“长大了看这些插画,那些天真浪漫的儿时回忆立刻浮现在眼前”。
这些教材中的插画,或者满载历史的印记,走出博物馆,在更日常的场景中,与青少年“零距离”面对面;或是以浓郁的中国特色,构筑起我们最早的民族文化记忆;或者经典的美术作品,让文艺的种子在幼小心灵上生根发芽。
儿童节将至,
重温一些旧版课本的经典插图,
看看你还能记得多少呢?
飞夺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 刘国枢 180×133cm
飞夺泸定桥的传奇故事被选入小学课本,被一代代中国人铭记。课本上的这幅画作,是画家刘国枢在1959年创作的作品《飞夺泸定桥》。《飞夺泸定桥》这幅画作再现了22位红军将士,为了抢占泸定桥激烈战斗的时刻。1959年初,刘国枢去大渡河采风,反复揣摩战士们的姿态动作和精神气质,经过半年多的精心创作,终于完成了这幅经典作品。刘国枢把铁索桥安排在画面的上半部分,采用仰视角度,给人以一种动荡欲坠的感觉,同时也凸显出河水的湍急和两岸山体的陡峭。铁索桥由远及近,呈现出透视的效果,线条简洁明了,仿佛乐谱一般。勇士们或蹲跪,或匍匐,或挺立,高低错落就像铿锵音符,演奏了一首激昂奋进的冲锋序曲。
▲ 《飞夺泸定桥》雷坦 152×230cm
另一幅入选课本的插图是画家雷坦于1977年创作的油画作品《飞夺泸定桥》,表现的正是长征中中央红军强夺泸定桥的战斗情景。这幅作品创造性地使用正面构图法描绘了过桥的红军,让观者如置身于战斗场景之中,因而增强了真实感、紧张感。画家以急促的笔法描绘背景,衬托出闪光的英雄形象,使人感觉到画面似乎传出了震天撼地的冲杀之声。
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 詹建俊 186×203cm
《狼牙山五壮士》的课文1980年首次进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的第六套全国通用教材。当时的课文插图是根据课文第4自然段内容绘制的。1994年4月的人教版教材改用了画家詹建俊的油画作品《狼牙山五壮士》。
这幅作品系1959年詹建俊为刚刚成立的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创作的军事历史题材美术作品。画面以纪念碑式的人物造型和三角形金字塔式构图完成主体形象塑造,用明暗有致的油画笔触,凝固了那个震撼人心的历史瞬间。这种手法打破了当时美术界表现革命英雄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固有模式,巧妙凸显了战斗中军民对国家命运的信心及其作为历史主体激昂高亢的民族精神。学生学习课文时,这幅插画很容易让他们身临其境,直观感受人物的英雄形象,强化革命故事的感染力。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董希文 405cm×230cm 
课文《开国大典》采用的是由画家董希文创作的同名油画。1952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决定委托中央美术学院组织完成一批表现新中国的油画,其中有巨幅油画《开国大典》。中央美院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长于人物画的董希文。董希文接到任务后,通过对开国大典的电影、摄影、图片资料的研究,决定打破写实的限制。为了体现开国大典是人民的伟大胜利,董希文采用了把天安门城楼上的国家领导人与广场上的人民群众囊括在同一画面中“大团圆”的构图方式。在绘画语言上,董希文创造性地吸收了中国画的表现技巧,对各种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描绘出了一个风和日丽日子里庄严热烈的场面,体现了鲜明而富有创造力的民族绘画特色。画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下面介绍的一批插图,想必也会勾起不少人的回忆,并且它们都出自同一人之手。
用这些插图几乎承包了我们语文课本的人叫王惟震,中国体育报业总社人民体育出版社美术编辑,副编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王惟震堪称教材插图界的“劳模”,绘制了许许多多配图和人物形象,笔法细腻,深入人心。除了语文课本,英语教材中影响一代80后的“李雷和韩梅梅”,同样出自王惟震之手。当时新版教材被要求赋予每个人物以性格,在王惟震的笔下,李雷是一个很自立、很有信心、很坚定、很正派、很有责任心的小男孩,韩梅梅则是齐耳短发,一脸严肃,听话的乖孩子。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列宾 132×281cm
与其他课本插图不同的是,俄罗斯画家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不是先有文再配图的,而是这篇课文就是根据列宾的这幅画创作的,是一篇典型的“看图作文”。《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列宾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是现实主义绘画杰出的代表作之一。在这幅画的结构上,列宾利用了沙滩的地形和河湾的转折,使11个纤夫犹如一组雕像,被塑造在一座黄色的、高起的底座上,使这幅画具有宏伟深远的张力。这种辛苦靠人力拉船的职业,深深震撼了画家本人,也震撼了每一个观赏这幅画的观者,入选课文即是摘自《文艺学习》1956年第七期画页解说。
武松打虎
▲《武松打虎》 刘继卣
“武松打虎”是家喻户晓的经典故事。课本中的这幅工笔重彩的武松打虎插图是连环画《武松打虎》中的一张,作者是连环画大师刘继卣。《武松打虎》组画是刘继卣于1954年创作的一部工笔重彩组画。1955年完成后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发行。刘继卣的《武松打虎》一改过去重彩画的呆板面孔,该套组画一共十六幅,画面生动,色彩典雅、柔和,构图严谨,笔笔精到,融合协调了人物画、动物画和山水花鸟画为一体。他笔下的虎栩栩如生,武松则尽显豪侠气魄及威武不屈的英雄形象。  刘继卣一生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除了《武松打虎》,还有《大闹天宫》《鸡毛信》《东郭先生》等30余部连环画,塑造了海娃和羊、东郭和狼、孙悟空等一批生动活泼的形象,也有多幅收录在课本中。
▲《东郭先生》
▲《鸡毛信》
历史人物画像
你是否想过,课本里的古人画像从哪儿来?
历史人物的画像都是后人凭想象画出来的,编写历史教材时,美术编辑倾向于挑选使用权威的历史图片。以人物插图为例,会尽量使用最接近那个历史时间点的前人流传下来的图。
故宫藏有一批丰富的中国皇室肖像及儒家圣贤像。清代乾隆时,他要求工部把画像重新修复装裱,并将其重置于南熏殿,于是这些画像传统上通称为“南熏殿图像”。其中,宋元明三代画像多为当朝的宫廷画师所作,宋以前的画像多是宋人摹绘唐人所作。因南薰殿画像精良,作者又去古未远,因此成为课本插图的首选。可以说,今天课本中的这些彩绘人像,其实都是故宫里难能一见的藏品。
▲孔子、颜回、孟子
▲ 王安石 李白
▲ 晋武帝、武皇帝 出自《历代帝王图》阎立本
而教材里南熏殿图像未收录的部分,有许多是出自明朝王圻、王思义父子编绘的《三才图会》。这本书全书十四门一百零八卷,上自天文,下至地理,中及人物无所不包,所以取名“三才”。但凡历史上稍微有点名气的人,父子俩都做了画像,工程量非常大。因此网络论坛上,曾有细心网友撰文称,高中历史课本中多位名人画像惊人相似,由来便是如此。
▲《三才图会》中的皋陶像、后稷像、司徒契像、伊尹像
▲统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
对于历史的想象,肯定不局限于古人。
还记得有一段时间,网络上一个很热火的 “杜甫很忙”吗?起因就是网友对高中课本中杜甫画像的二次创作。尽管网友们的涂鸦带有调侃,但是谁也不能否认,这张原作栩栩如生地表现了诗圣杜甫的孤寂傲骨,杜甫忧国忧民的心境从面部表情里呼之欲出,令人难以忘怀。而这张作品系当代画家蒋兆和所绘。
▲杜甫像  蒋兆和 131× 90cm
20世纪50年代,时任中科院院长郭沫若急寻一组古代科学名人的肖像,但遍寻南薰殿图像和《三才图会》都没有,于是绘制新画像的任务交给了蒋兆和。蒋兆和完成了一系列古代人物的画像。据说,蒋兆和创作这些历史人物像时,因为人物画作原型无从参考,他就以身边人包括自己为模特,以深厚的艺术素养完成的这批画像,几乎都成为“官方标准像”。他的作品在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融合西画之长,创造性地拓展了中国水墨人物画的技巧,其造型之精谨,表现了深刻的人物内心世界。
以上这些插图,
你是否还有印象呢?
时光荏苒,
我们也许再背不出课本里的字句,
但小小一张的插图,
成为唤起学生时代记忆的相片。
▲1989年版第一册《校园生活》
▲1996年版第十册《给颜黎民的信》鲁迅
▲1996年版第九册《火烧云》
▲2002年版二年级下册《望庐山瀑布》
它带来的不仅是个体的独特记忆,
也是文化、历史、民族、时代的集体记忆,
希望更多优秀经典的插图,
成为新一代人童年的美好记忆。
责任编辑:栾晓娜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