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胡卫:上海生态文化新城建设应软硬兼施、传承文脉、见物见人
胡卫/澎湃新闻  
2021-12-08 15:53 字号
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总体部署,上海五个新城建设方兴未艾、成果初现。本人今年先后随市政协、市政府参事室赴青浦、嘉定、奉贤参观学习,看到人城融合、园城一体的绿色生态城市规划及建设图景,深感震撼。新城建设重硬也要重软,革新也要续旧,见物也要见人。相信,这些问题在规划和建设中都已得到考虑,但我还是想围绕今天论坛主题,就上述三个关系谈些浅见。
一、软硬兼施,着力提升生态文明素养
五个新城规划建设无论基础建设、产业布局,还是空间环境设计、公共服务覆盖,都可谓亮点纷呈。有硬件规划建设,就必须有软件匹配。某种程度上讲,所在城市及其居民的生态文明素养好,才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硬标志。为此,五个新城在把绿色生态环境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的同时,还应在培育和践行市民生态文明素养上下够功夫、用足气力,且要把人的生态文明素养培育融入新城规划建设全过程、渗透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各方面。
一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生态意识及健康生活习惯。做到不食野味、不使用动物制品,不用或少用一次性塑料袋和其它生活用品,实施垃圾分类,崇尚节俭生活,不铺张、不浪费,友好对待自然,懂得珍惜和维护生态环境。针对学校不同年龄段学生,宣传教育要各有侧重,要重视把培养个人生态文明素养和对新城、对上海、对国家的责任认同紧密联系起来,让广大学生真正懂得“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二要有效借助相关机构及社会组织的力量,为广大学生和市民开设生态文化课程或讲座传授生态文明知识。通过有针对性的生态专业教育,使学生和成人懂得生态文化系统运行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从而自觉改变行为模式,合力共创生态文明。除此之外,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还要将生态文明教育全面渗透在社会、自然、人文学科中,实现德、智、体、美、劳各育作为其载体的目标,同时更多地通过让学生和成人参加旅游观光、社会调查、建言献策、做志愿者等活动,践行低碳绿色理念,增强生态友好责任。
三要以美育为载体推进学校与社会携手合作,把艺术教育和生态文明素养培育紧密结合起来。采取各种措施推动学校和社区以及各类社会组织合作,多层次开展美育和艺术教育,着力提升广大学生和市民文化理解、审美感知和人文素养,从而陶冶情操、温润心灵。
新城已经建成的奉贤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和嘉定安腾忠雄设计的保利大剧院,无论是四周的生态环境,还是建筑本身都可谓匠心独具,令人叹为观止。但是一流的硬件环境和建筑,不等于人们自然就有了感知美的能力。
李政道曾说过:“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的,两者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所以,重视美育,不是仅仅重视艺术知识和技能学习传授,还要重视培养孩子和市民对艺术的兴趣,让他们在艺术课程学习中不断丰富想象力,激发创新和创造活力。
二、传承文脉,做到不忘本来面向未来
新城在“新”字上做文章,无可厚非。但城市的神韵,诞生于悠久历史的积淀。因此,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一定要把过去、现在和未来串联起来,让人们知道新城引领的是一种面向未来的生活形态,是在前人智慧和基础上对过去在城市发展合理元素的提炼、吸收、渗透和创新。
其实,在很多老外眼里,里弄小巷石库门、梧桐树下小洋房,才是最上海的城市文脉。当奥斯卡纪录片导演柯文思踩上青浦的青石板路,穿越“绿野仙踪”,看到古意古韵的水乡古镇与摩登繁华的黄浦江畔形成鲜明对比时,曾忍不住说:“这恰恰说明上海是一座有灵魂的城市。”他认为,应该好好保护这片区域,避免过度商业化开发,让诗意栖居构筑新城的浪漫生活。以此为鉴,新城建设要努力使遗存中、典籍中、文物中的上海在穿越时空中活态呈现,以珍爱之心、尊崇之心善待历史遗存,并以“新”续“旧”,推陈出新。
守正方能创新。五个新城规划建设,务必要把低碳绿色和生态友好的理念贯穿始终。2009年世博会筹备期间,浦江两岸开展“风模拟”试验,旨在通过优化建筑与街坊布局,形成城市风廊,让城市季风进入到城市内部,以节约电力资源、减少城市污染。殊不知,在上海开埠一百多年的城市建设中,在这方面早就有过“天人合一”的探索之路。比如,老式石库门和一些新式里弄的设计,就体现了很强的环保意识。其独到之处在于:房子层高都在3.56米左右,顶楼上有“三层阁”隔热层,底楼有高达二米半左右的“架空层”,底楼四周墙角都有通风气孔,使架空层内外空气流通,既能保护建筑材料不损坏,也起到了防潮作用,而且在客堂的南北方向还能形成惬意的“穿堂风”。这种建筑设计是很环保、很节能、很合理的,虽没有很多标签,但人住得舒服。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人和未来人的生活要“返璞归真”。
综上,新城规划建设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要了解这个城市的发展轨迹,并使过去城市发展中的合理要素能在未来生活中加以充分体现;又要围绕全面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品质的目标,积极践行低碳城市理念,让低碳绿色和生态友好成为城市形象、品质和责任感的重要标志。
三、见物见人,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新城
五个新城规划和建设蓝图徐徐展开,美轮美奂、令人向往。如何真正落实人民城市理念,进一步突现人的主体性和生态城市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特性,无疑是新城规划建设的重中之重。其中,关键是要扭转城市规划建设唯领导和专家意志的评价导向,把领导和专家智慧和市民诉求结合起来。
其一,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近期,相关方面已先后举办多场有关新城规划建设的种类推介活动,市规划资源局还在市人民建议征集办指导下开展了“我为五个新城规划建设加油添彩”人民建议征集活动,共收集人民意见600多条。无疑,这是社会各方共同参与新城建设的一个良好开端,但这离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做实公众参与,广泛听取意见”的要求和一些发达地区、国家的做法还有不少距离。
公众参与不是形式和门面,不是光统计人数和频次,关键是看公众参与的成效。市民听证会和研讨会是需要周密设计的,涉及主持人对会议的把控,参会人的代表性,发言时间掌握和针对性,认证研讨会结果处理,包括对意见建议的整理、归纳、提炼等等。为此,建议相关方面进一步改进并深化这项工作。
其二,要努力提高新城治理水平,切实增强公众体验度和感受度。一方面,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全面建设低碳、绿色、环保的新城。譬如,在新城建设中,可以也应该深入推广大数据收集和人工智能识别装置,实现干湿垃圾自动归位;通过大数据计算,在不同的气候环境和气温条件下,采取不同供电模式,用人工智能调节用电,等等。另一方面,依托“一网通办,一网通管”平台,实现“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提升民众生活的舒适度和便捷性。目前“一网通办”接入服务事项已达2000余项,“一网通管”的“1+3+N” 基本实现管理事项全覆盖。但对广大用户而言,哪些信息可网上获取?哪些事情能网上办理?何处被观?何处被管?大多语焉不详。以“随身办”为例,因操作复杂、功能隐藏深,使用效果不如预期;各类平台端口种类繁多,指令难懂,不如柜台咨询办理方便。因此,在推进新城数字生态文化建设中,要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把人的感受度作为最根本的衡量标尺,从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出发,以公共服务为落脚点,全方位营造舒适便捷生活、极致服务和品质体验,既公平面向每一个人,又兼顾不同人群特点、提供差异化的数字服务,打造更加宜居和有温度的城市。
(本文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
(原题为《生态文化新城建设三点聚焦:软硬兼施、传承文脉、见物见人》)
责任编辑:谷钦慧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