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如何深度阅读上海?不妨跟随陈丹燕来一场城市行游
上海文联
向作者提问
来源:政协联线 | 2021-09-26 19:42 字号
阳光忽闪着穿过梧桐叶
斑驳光影洒在历史街区
聆听艺术家眼中的上海
看文艺在建筑之间流转
如何迅速地“打开”上海?
如何阅读建筑,了解街区精神?
除了“景点式”旅游,还可以怎样观察城市?
9月17日,以“建筑可阅读,城市微旅行”为年度主题的2021上海旅游节首日,“艺术家和TA的上海”之“陈丹燕的上海”活动在武康路旅游咨询中心、徐汇老房子艺术中心举行,作家、徐汇区文联主席陈丹燕和建筑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童明进行了一场关于阅读建筑与城市行走的文化对谈。
艺术家和TA的上海
金色阳光,摇曳梧桐,秋日街景是如此迷人,随着时间的流转不断丰盈城市的记忆。走过光影斑驳的百年武康路,步入活动现场便有暗香浮动,闻着白兰花的香气,邂逅一场别致的沙龙,让我们一起走进艺术家的故乡和精神世界……
沙龙中,陈丹燕和童明先与大家分享了他们策划城市行游路线的初衷。陈丹燕和童明都提到自己在国外行游城市的美好体验。早在1992年,陈丹燕在德国就发现当地有为游客服务的“信息中心”(Information Center),很多退休建筑师、教师特别是地理和历史老师在那里做义工,他们会提供免费地图,并且特别贴心地告诉游客哪里值得去游玩。陈丹燕特别欣赏这种旅游模式:“我希望在上海也有这样步行一个多小时去看历史街区(的旅行),这也激发了我想做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行游路线的愿望。”
陈丹燕和童明
童明回忆,二零零几年路过武康大楼时还没有感觉,那时大楼淹没在电线还有混沌的城市背景中间,你很明确能感知到这个城市里面有很多的宝贝,但是不知道在哪里。后来他有了一个契机,参与徐汇的历史街区风貌整治,对建筑外立面进行翻修整新外,开始做短途城市行游,让大家认识历史街区以及建筑背后的故事。“武康路上一栋栋楼是有生命的,包含着一家人或者一个人的一生,可能是平淡的一生,或者是有活力的一生。你漫步在其中,你是与这么多有生命的机体在交流。”
活动现场
从20世纪90年代起,陈丹燕持续不断地书写上海故事,她的上海三部曲《上海的风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叶》《上海的红颜遗事》以及外滩三部曲《外滩:影像与传奇》《公家花园的迷宫》《成为和平饭店》很快掀起一股“陈丹燕的上海”热潮。随着图书的不断再版、加印,每隔几年陈丹燕都在书中不断更新着上海这座城市的新的发展,不断往书里添加着关于房屋迭代,街道更新的冲突、矛盾与生机等,续写着生活在上海这样一座世界城市里,当代居民的群体以及个体的精神肖像。近年来,她更从她的书写出发,提出并发掘了“地理阅读”的概念,探寻文学身后更深层的地理和历史源头。而这,恰好与童明做的行游项目相近。陈丹燕与先生陈保平在做武康大楼居民口述史时,与大楼“租户”童明有了更深入的交流,并发现了很多共同语言。于是两人从陈丹燕作品中的上海故事出发,共同策划起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行游路线。
武康大楼
透过城市行游路线的策划与设计,在作家与建筑师的跨界碰撞中,无论是身为作家的陈丹燕还是作为建筑师的童明,都生发出了许多不一样的感悟。
童明眼中的上海,气质与其他中国城市不一样。他感慨道:“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一直都在变化,而且是飞速变化,这也是上海的精神。如果可以把时光飞梭的场景记录下来,能够让人看到,我认为这是更加重要的。 如何既能够维持动态弹性的活力,同时又能够留住时光的刻度,这是非常有意思的点。所以,我想这个城市行游,应该能够为这么一种感知创造一个很好的机会。”
陈丹燕
在上海,有许多典雅文艺的街区、风格各异的建筑,值得悠然徜徉、细细品读。“有很多秘境,走在街上是看不见的,但是如果你能够深入到这些秘境里,你就知道你跟这个街区活在一起,这个街区有很多的故事”,对于陈丹燕来说,不仅仅是这些建筑,建筑里居住的人、发生的故事,更值得一个作家深入探寻,是它们让建筑不再是没有生命的房子,而是有了可以穿越岁月的温度与记忆。从这个意义上说,武康大楼、黑石公寓这样的老建筑,其真正独到之处确实不限于建筑美学本身,“因为它在上世纪20年代向上海展示了现代性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样的,这对于上海这座追求现代性的城市是非常重要的”。
“衡复有很多特殊的街区,你走进去就已经感受到与其他建筑不一样的地方,带队建筑师只是讲述,穿插一些故事,把你的感受拉出来,使之变得强烈。但最后感受的完成还是个人的,并不是带队老师的。所有人都是帮你‘打开’,最后你有什么样的感触,都是你自己的收藏。希望有一天,上海可以像欧洲文化城市一样有完善的街区行游的路线,有好的建筑师带队,让游客知道房子的故事,感受城市的人文精神。”
在此次活动中,陈丹燕还发布了围绕“上海三部曲”设计的第二条文学行游线路。
一起去看看梧桐绿影里的复兴中路,树皮斑驳的树干像印象派的画,树影后面是上海交响乐团起伏的屋顶,那起伏的屋顶也许是对上海跳水池的纪念,然后再一起去看看普希金铜像和聂耳铜像,他们为街角带来了形而上的气质……
线路所覆盖到的街区,正是陈丹燕小时候长期生活、留下过深刻记忆的地方。陈丹燕说:“这条地理路线非常文艺,欢迎你心里也因此升起了一面洁白船帆,带着醉意走在复兴中路上,其实也是走在精神世界里。”
“艺术家和TA的上海”文化品牌项目,由艺术名家现身说法,从自身艺术经历与创作经历出发,分享其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关系及对上海文化的理解,用艺术的眼光阅读城市、钩沉历史、照见当下、畅想未来。这也是对文旅深度融合、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一种呼应。
第一期“艺术家和TA的上海”邀请了电视剧《穷街》的导演富敏、编剧张弘、主演陈燕华,以及小说原作程乃珊的先生严尔纯重聚杨浦滨江,与曾经的“穷街居民”一起,回顾那些窘迫里透着幸福的回忆,并看见今日的变与美,引起相当反响。
第二期“艺术家和TA的上海”之“陈丹燕的上海”活动,由上海文学艺术院、徐汇区文联、徐汇区图书馆共同主办,上海文艺出版社协办。作家陈丹燕和建筑师童明与大家分享了街区文化对城市文化的意义,透过艺术家和建筑师的双重视角,领略建筑、街区乃至城市的魅力。
今后还将不定期推出更多相关活动,跟随艺术家从不同角度深入挖掘城市文化记忆,更好地面向上海城市的未来。
文编 | 王  虹
美编 | 音  云
照片 | 蔡  晴
责任编辑:杨一宁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