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我们所认识的李涤非叔叔:从抗日前线到隐蔽战线
邓小妮 邓小旋 邓小琪/政协头条  
来源:政协联线 | 2021-09-07 09:18 字号
阅读提示:1942年春,随着日寇由东向西逼进上饶,集中营向福建山区转移。狱中党支部动员组织难友们,准备在转移途中抓住机会举行暴动。当队伍被押送到福建省崇安县赤石镇崇溪河畔时,李涤非叔叔及囚犯第六中队率先夺枪集体暴动,冲上了武夷山。暴动出来的队伍在李叔叔等人的带领下,历经重重艰险,找到了党组织和闽北游击队,最后终于回到新四军部队处,重返抗日前线。这就是我党监狱斗争史上著名的“赤石暴动”。
李涤非与解放战争时期战友的合影(资料照片)
李涤非(1921—2000),江苏金坛金城镇人,原名李荣富,别号铁飞。他于1938年6月参加新四军,同年9月入党,后在新四军从事敌工工作。1941年,在皖南事变中,李涤非身负重伤被捕。李涤非多次组织被俘人员与敌展开斗争,与关押中的中共党员秘密成立了临时党支部。1944年秋,李涤非赴南京,依靠中共地下组织与亲友关系,化名李庸夫,打入汪伪财政部卫士大队。他把南京市内的一批进步青年组织起来,利用敌伪关系作掩护,成立了“南京各界抗敌后援会”,使南京地下党有了一支可靠的外围骨干队伍。此后,李涤非继续从事敌工工作,在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反特斗争中均作出了重要贡献。
今年恰好是李涤非叔叔和我们父亲邓旭初的百岁诞辰。李叔叔是我们父母最亲密的战友,也是肝胆相照的朋友。
李涤非叔叔是我们敬重的长辈。我们敬重他对革命信仰的坚定执着,无论身处逆境,还是遭遇坎坷和磨难,甚至面对死亡的威胁,他都能大义凛然、从容不迫。我们敬重他的人格魅力,处世睿智,处事机智;对民亲和,对战友们深情。在我们晚辈心目中,他还是一位带有神秘色彩的“传奇式”人物,因为他是一位为共和国的诞生流过血、立过功,为党和国家安全战线作出过杰出贡献的功臣。
李涤非叔叔与我们的父母年纪相仿。他们都出生于中国积贫积弱、战乱动荡的20世纪20年代。在面临国家存亡的危急关头,他们毅然投笔从戎,投身于抗日救国战争的滚滚洪流。参加革命后,他们都在安徽皖南新四军军部工作。
李叔叔与我们的父母在历史上数次共同经历了血与火、生与死的淬炼,由此结下了无比深厚的情谊。他们共同经历了发生于1941年1月的“皖南事变”。在那次事变中,李叔叔和我们的父亲都不幸负伤,被关押在敌军临时战地医院。
在那里,他们一起参与组建地下党支部。父亲亲眼看见李叔叔在被敌人活埋之际大义凛然的壮举,他没有暴露自己真实的身份,也没有泄露组织的秘密。父亲说:“李涤非是用他自己的生命严守了组织的机密,保护了他人。”
之后,李叔叔被押送到江西,被关在上饶集中营。那时,我们的母亲沈锐也被囚禁在那儿。在狱中,李叔叔和我们的母亲都参与了狱中地下党组织工作。1942年春,随着日寇由东向西逼进上饶,集中营向福建山区转移。狱中党支部动员组织难友们,准备在转移途中抓住机会举行暴动。
当队伍被押送到福建省崇安县赤石镇崇溪河畔时,李涤非叔叔及囚犯第六中队率先夺枪集体暴动,冲上了武夷山。暴动出来的队伍在李叔叔等人的带领下,历经重重艰险,找到了党组织和闽北游击队,最后终于回到新四军部队处,重返抗日前线。这就是我党监狱斗争史上著名的“赤石暴动”。据我们的母亲讲,当时,她们女生队被敌宪兵包围在崇溪河畔而未能赶上集体暴动。然而,崇溪河畔的枪声、“赤石暴动”的成功,都极大地鼓舞了难友们,坚定了他们冲出魔窟的决心。
在解放战争期间,李涤非叔叔和我们的父母都隶属华东野战军,一起经历了许多重大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们在各自岗位上辛勤工作。
父亲与李叔叔在晚年又聚在一起。为了“以史鉴今,弘扬铁军之精神”,他们共同参与了新四军研究会的工作。父亲得悉李叔叔逝世的消息后,悲痛万分,多日无语。父亲生前,每次去为先逝的母亲扫墓,必定会去李叔叔墓前待一会儿,然后由他带领所有人向李叔叔之墓深深三鞠躬,这足以体现李叔叔在父亲心中的地位。
李涤非叔叔的一生是传奇的。父亲说李叔叔一生经历了多次生与死的考验。然而,在我们印象中的他,挺拔如松,行动如风,总是那么意气风发,精神矍铄。坎坷的人生没有击倒他。父亲说李叔叔是一位“很有故事”的人。然而,由于严格遵守组织纪律,李叔叔从来不讲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从来不提自己参与的任何重大事件。我们只是偶尔从父亲那儿听到一些关于李叔叔的“传奇故事”,因此在我们的心里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李涤非叔叔的一生是精彩的。一位爱国的知识青年在国家危难之际投身革命,从此任凭沧海横流,自始至终以“国”为“家”,勇于担当历史责任。
责任编辑:黎凡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