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 评论
  • 收藏
书海涛声|试问秀才到底能不能说过兵
姜海涛
向作者提问
来源:政协联线 | 2021-01-18 18:32 字号
俗话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对这句话,我一直将信将疑。我知道这句话肯定不对,否则这个社会还怎么进步。可是,我又时常或是扮成“秀才”或是成了“兵”,经常遇到“说不清”的尴尬场面。而且我还发现,“秀才”和“兵”越是尽责,说理的结果就越是糟糕。
可能,很多人对此早给出了终极答案——“三观不合”。这的确是答案之一。但问题是,你遇到可能和你三观不合的“秀才”或“兵”的概率并不是低得惊人,而是很遗憾的高得惊人。他可能就是你天天共事的同事,也可能是天天和你坐在同一个教室里的同学。
可能另一些人对此会给出另一个终极答案—— “改变不了别人,就改变自己”。
我是一个理性思考者。虽然很多问题都会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正如一题多解,但是一个问题却决不应该会有多个终极解决方案。我还是一个理想主义者。逃避、忽视虽然都可以作为解决办法,哪怕是暂时性的,但是问题始终是存在的,问题也终归是要解决的。
在我看来,“秀才”是清高书生气,很难一时改变,“兵爷”更是固执牛脾气,不撞南墙不回头。秀才还是那个秀才,兵还是那个兵,问题的解决可能更在于“理”和“说”,也就是说“你的理是不是我的理”“你能不能把你的理说得让我听得懂”。
那么,如何拥有能马上抓到问题本质,既能识别“理”,又能信口“说”的能力,做到“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呢?《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是一本很好的工具指南。
作者尼尔·布朗和斯图尔特·基利是这方面的权威人士,这两位教授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合作出版了这本经典图书,书中列举了许多出现分歧和差异的现象,以及如何分析裂痕解决问题的方法。
所谓批判性思维,两位作者给出的定义是:批判性思维含有三个方面,即有一套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的意识;恰如其分地提出和回答关键问题的能力;积极主动地利用关键问题的强烈愿望。简单来说,批判性思维就是对日常问题有价值地识别和评价的方法。在国外,批判性思维是大学生必修的课程,用于培养学生识别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学会提问,采用批判性思维变得尤其重要。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扮演着各类角色,且与他人不断发生关联,既在传达自己的各种信息,也在接收着其他角色发来的信息。我们又该如何理解这些信息呢?在尼尔看来,最好的接收不是知道“你说了什么”,而是“你说的这些是什么意思”。而理解“什么意思”不采用批判性思维方式又是万万不行的。换句话说,只有采用了批判性思维方式,才会很自然地明白信息传播过程中,你我所说的“理”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以及怎么“说”才能实现“以理服人”。想必只有这样,秀才和兵爷再不会互瞪互指,没准儿“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了。
责任编辑:杨一宁
转载请注明来源
  • 2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