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 评论
  • 收藏
书海涛声 | 不妨做做“旁观者”
姜海涛
向作者提问
来源:政协联线 | 2021-01-18 15:29 字号
三三是个“神人”,尽管他在哈工大读书时连英语四六级都没考过,但实际上却掌握好几门外语,即使是英语,也能“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印度卷着舌头和穆斯林们谈笑风生,遇到老美就操着美腔海阔天空。
毕业后,他先是在一家很有背景的咨询公司当了几年资深咨询师,后来索性自己单干,现在经营着一家在国内某领域一直引领风向的专业公司。一天,三三拿着一张长长的清单找我为他的公司采购图书。我看着清单,想趁机“揩油”,就问他“这么多书如果叫你推荐一本最好看的,你选哪本?”三三不假思索地回答我,“德鲁克的《旁观者》”。
德鲁克其人,鼎鼎大名,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的著作在刚迈入21世纪时开始陆续被引进国内。我曾粗略地翻看过他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因为管理学并非我的专业,即使正襟捧读,内心却做不到怎么虔诚,所以我对德鲁克的核心思想知之甚少。
但是有了“神人”的郑重推荐,我觉得有必要重新阅读德鲁克的作品,至少他的这本《旁观者》。
德鲁克一生著作颇丰,但凡读过德鲁克著作的人都对德鲁克这本“不专业”“不正经”的书最为推崇。即使是德鲁克他本人,也认为“在我的著作中,没有一本反刍的时间像这本这样长——20年来,这些人物(书中提到的)一直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行、住、坐、卧,无所不在;也没有一本书这么快就问世了——从我坐在打字机前写下第一个字,到完成全书,不到一年的光景。这本书虽不是我‘最重要’的著作,却是我个人最喜爱的一本”。
那么,《旁观者》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旁观者》一共15章,分别回忆和描写了15个不同的人物。这些人物纵跨德鲁克一生不同的时期,有他儿时经常见面的奶奶和小学老师,也有像弗洛伊德和赫姆这样经常与他父母往来的朋友,还有德鲁克移居美国后遇到的鲁斯和斯隆这样的大亨。这15个人物构成了不同的15个故事。这本书成为了一本“像模像样”的文学作品。但是对德鲁克来说,他无意去创作什么文学作品,只是想把他所熟知的群体挨个画个像,“借此呈现出整个社会的图像,捕捉并传达难以想象的那一代人的那种精髓、韵味与感觉。”
在社会给予德鲁克众多的头衔面前,德鲁克浑然不觉,自称是一位“社会生态学家”。翻过《旁观者》之后,读者就会明白德鲁克为何成为一代管理大师,为何他几乎所有的核心管理思想都来自于“人”。
德鲁克确实善于观察人、分析人和理解人。就像第一章提到的德鲁克奶奶,在任何人眼里,这位奶奶都是那么平淡无奇,甚至还有点令人讨厌。奶奶会经常整理碗柜,整理的目的就是要把“还有把手的杯子”和“已经没有把手的杯子”分开,放到不同的隔层中,而且还要贴上标签。奶奶还会把连自己都不需要的破铜烂铁拿到银行去,坚持要求把这些破铜烂铁折换成钱存她那只有几毛钱的账户里。
这些看起来几乎都是不可理喻的行为,对普罗大众来说,实在觉得没有什么值得深思的地方。可同样还是这位奶奶,竟然会在电车上用伞尖戳指陌生年轻人的肋骨,叫这个年轻人取下西服翻领上的纳粹徽章。德鲁克把奶奶的这一切行为不但看在眼里,还领悟到“分杯子的把手其实就是把‘需要的’和‘不能用的’进行区分,这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实用的“信息系统的处理”;破铜烂铁的处理却关乎“社区资源的配置”;而那别着纳粹徽章的青年,是在“不尊重个人,无视他人的信仰和情感,这是步向毒气室的第一步”。
德鲁克“从未认为哪个人特别无趣”。在别人看来索然无趣的行为和做法,在德鲁克的眼里可能会深刻得多。我想,德鲁克之所以能对人的观察如此敏锐细致,其实源于他始终对任何人都怀有好奇心和关爱之心。他的这种旁观者式的观察,给了所有管理者一个启发,即 “人”不应该只是“抽象的概念”,更不是“被管理的对象”;人就是一个个“具体的人”。我们是不是应该藉此反思,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规章制度不尽如人意,可能就是因为我们太仰仗冷冰冰的数字式分析,没有花太多的精力尝试做“旁观者”吧。
责任编辑:张奂雅
转载请注明来源
  • 2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