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 评论
  • 收藏
思德教育融入大学专业课堂的方法思考
安琦
向作者提问
来源:政协联线 | 2021-01-13 17:04 字号
目前高校正开展思德教育进专业课堂的活动。确实,无论任何一门专业课程,都不应该只是纯粹传授专业知识,同时应该承担思德教育的责任,也就是所谓的“教书育人”。古人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如果一位教师在课堂上只是教授专业知识,那还是停留在“经师”的层面,唯有同时融入“育人”的成分,才能说是在努力追求“人师”的境界。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思德教育进专业课堂,关键是要思考如何融入的方法。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的大学教师,作者的观点是,专业课堂里的主题当然应该是专业知识的传授,思德教育要以顺其自然的方式融入思德教育,融入的方式应该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所谓润物细无声,是指将思德教育以合乎逻辑的方式自然而然的融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思德教育的作用。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仅有良好的专业教学能力,而且在思德教育上有深入的思考,在备课、教学过程、每一句话、每一个手势、每一次与学生的对话、每一次作业等所有与学生接触和交流过程,都要有意识地将思德教育融入进去,这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是很高的。
思德教育内容融入课堂教学,绝不能生搬硬套,强行插入,那样会适得其反,无法产生教育效果,合理的方法是随着专业课的教学内容的进行,以离散的方式穿插在专业教学内容之中,让思德教学成分与专业课融为一体,并对专业内容的教学产生补充和促进效果。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有教学热情,同时要掌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将思德教育融入专业课堂,作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关键所在:
(1)专业课教师要具有思德教育的能力
要将思德教育融入专业课的教学中,教师必须首先具有良好的思德素养。比如,要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教育,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家国情怀;要对学生进行文化自信教育,教师必须要有传统文化的基础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教育,教师必须要有科学精神的良好素养;要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健全人格,教师也必须在这方面身体力行做得很好……因为教育者决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否则是不可能起到教育效果的。
比如,文化自信的教育,作为教师首先一定是要有良好的文化修养,这种修养绝不是装出来的,它会体现在点滴的细节之中。比如,课堂上语言的表达、行为举止、交流的方式、说话的口吻、语气等等,而这些都不可能是装出来的。
再比如,对学生进行健全人格的教育,任课教师首先必须要有健康的、积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待名利、对待荣辱得失、对社会各种现象都要有自己的正确的看法和观点,让学生能够看到一个积极向上的师者形象,而这些也是不可能装出来的。
可以说,在课堂思德教育的所有方面,凡是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培养的方面,教师都应该有深厚的素养,否则,即使想在教学中融入这些方面的教育,一张口就会显得生硬,就会露出破绽,因为那不可能是自然的表达。为此,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思德教学内容,必须在很多方面不断学习,全面提升自己的修养和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提升自己:
一是不断学习,做有丰富内涵的教师。思想的深度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建立在学习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的。专业课教师往往在自己所学的专业掌握的知识较多,而在人文学科方面掌握的较少。为此,应该养成勤于阅读的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努力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紧跟时代发展,尤其要在社会、文学、艺术、哲学、政治等人文领域尽可能地多阅读,丰富自己的知识库存,提升自己对各种社会现象及世界变化的鉴赏力,从而在教学过程能够游刃有余地旁征博引,形成价值观引领作用。
二是不断提升修养,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要对学生进行思德教育,教师首先必须具有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如果教师的人生观不健康,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就会出现问题,因为你可以短时间里说一套做一套,但不可能长久,在细节处一定会暴露出来。而积极健康的人生观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这需要我们做教师的不断修正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读书、读优秀人物的传记、向先进人物学习等,对自己的人生观不断修正,形成自觉的行为准则,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健康的观点表达。
三是学会独立思考,做有思想深度的教师。当今世界,信息高度流通,各种新闻、思想、观点铺天盖地,学生和教师同等地面对这些信息,学生由于年轻,思想往往容易受到错误的引导,这时就需要教师旗帜鲜明地引导,并且有能力进行这种引导,使学生产生信服的接受。为此,教师一定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将这种独立思考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该通过深入的学习,将自己的思考自觉与国家的需要、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不断提升思辨能力,形成自己科学合理的观点。
四是不断修正个人修养,提升个人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思德教育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需要教师身体力行的引导。这就要求不仅在理论上有引导学生的能力,同时自己本身也是这些观点的积极践行者,形成示范效应。为此,教师应该努力全方位提升自己的修养,提升个人的感召力,要让学生深切感到教师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在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科学精神等方面都堪称典范。只有这样,教师的说教才会有实际的效果。
(2)备课过程将思德内容和专业内容并行考虑
要在专业课的教学中融入思德教育的内容,必须在备课过程就要考虑思德教学内容。作者认为,要实现思德教学内容的融入专业课教学,备课过程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是在讲授每一个知识点时,要以并行的方式思考其中的文化内涵。专业课虽然传授的是专业知识,但专业知识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产生、积累出来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有它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与人文社会融为一体,这里面一定会包含文化内涵,饱含专业知识与社会、与人的关系。当然,文化内涵可能十分广大,教师在讲解过程一定要根据需要进行提取和精炼。
二是在讲授每一个知识点时,要能够在历史和现实的世界层面进行展开。专业知识虽然较为特殊,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但所有的专业知识都是服务于人类社会的生活和发展的。所以,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找到历史的踪影,找到现实世界的应用样例,这些踪影和样例一定会有人文的情节,有思德教育的素材,只要教师具有收集、整理和提炼的能力,就可以将这些内容融入到教学之中。
三是在将思德内容融入知识点时,要考虑表达的逻辑性。在专业知识点的讲解中融入思德教育的内容,一定要构建一个合理的逻辑,这个逻辑的核心是专业知识点,思德教育的内容属于专业知识点的扩展和引申,用来辅助专业知识点的讲解,绝不能本末倒置。融入的思德教育的内容一定要言简意赅。
(3)专业课融入思德教育要关注细节并引伸到课堂之外
专业课中融入思德教育的内容,其效果取决于很多方面。讲课教师的表达能力、表达方式、教具的使用、时间的把握、内容的逻辑构建、教学的进度与节奏、课堂互动、作业的批改、实验教学、考试环节等,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要在所有的环节、所有的细节中体现出来。
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表现出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体现出教师的敬业精神。如果你言之灼灼地教导学生如何树立职业精神、如何守信,而你自己却有迟到现象,那你的所有这方面的教育都将化为乌有,失去学生的信任和教育的能力;你在与学生相处时,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态度很好,不厌其烦,而对成绩差的同学就表现的很不耐烦,那你就没有能力教育学生博爱、平等。如果你在与学生接触过程中发一段个人牢骚,那你要想再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理想塑造等方面的教育,也将十分困难。所以,思德教育的效果在于细节。
此外,专业课融入思德教育也绝不仅限于课堂之内,需要延伸到课堂之外。作为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面对面时,以专业课程的教学为主线,而到了课堂之外,学生与教师的接触与交流是零散的、随机的,有时可能就是校园里的一次偶遇,简单的几句话交流,一个不经意的打招呼,甚至只是相视一笑,这其中都包含了思德教育的内容,作为教师一定要时刻记住自己的师者职责,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影响力,感觉到某种值得思考和学习的东西存在。
比如,当通过Email、微信等与学生交流时,你会发现学生在文字的规范性、礼貌用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应该以某种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及时指出;当与学生约定一次谈话时,教师应该首先做守时诚信的典范,并对学生出现的不守时现象及时指出;当在校园里看到自己的学生举止有所不雅时,应该如何巧妙的提醒;当参加学生邀请的某次活动时,能否成为一名平易近人的参与者,并态度平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凡此等等,在课外,在每一个细节中,都会有思德教育的内容,都需要我们做教师的有意识地承担起教育的责任。
(4)将课堂构建成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主义者的圣所
思德教育追求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树立真善美的价值观,专业课教学融入思德教育的目标当然也是如此。但不得不看到,自从文革结束,推开国门搞建设,国外一些消极的价值观进入国内,加之被文革破坏的传统文化还没有得以恢复,有些人就建立了自己的一套价值观。一切向钱看、唯利是图、利己主义、贪污腐败等悄然而起。一方面是我们的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另一方面,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有所退化。高校是社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教师和学生都会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搞好课堂思德教育面临巨大挑战。教师在课堂上的思想教育往往很容易被社会现实所击垮,如何搞好课堂思德教育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作者认为,社会现实中的一些不良想象和思想是无法一朝一夕改变的,目前正处于国家发展的转型期,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进行调整。作为专业课教师,必须面对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和道德水准的弱化,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课堂思德教育:
一是教师要有思辨的能力,敢于坚持正确的观点。学生还年轻,涉世不深,很容易受社会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坚持自己的观点,旗帜鲜明地给学生释疑解惑。并且要有思辨的能力,能够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和方式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修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决不能靠简单粗暴的教条去改变学生的观点,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困惑产生的原因,用他们可以理解的语言逻辑,一步步化解他们的困惑。
二是带头示范,做真善美原则的坚守者。所谓言传身教,所谓行胜于言,在对学生进行思德教育的过程中,语言的作用有时会显得苍白,行动示范也许会收到更大的教育效果。面对喧嚣的社会环境,教师除了在课堂上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导学生如何追求真善美,还要身体力行,做真善美的践行者,从自己做起,从点滴的细节中做起,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教师的信仰坚守,形成示范教育效应。
三是敬畏课堂,将课堂塑造成追求真善美的圣所。课堂是大学的核心所在,一个学生只有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才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大学学习,一个教师只有搞好课堂教学,才能说是一名合格的教师。专业课教学融入思德教育的关键也是课堂。一个教师无论如何知识渊博、如何善于讲解、如何愿意在教学过程融入思德教育,但如果这个课堂没有真善美的氛围、没有敬畏感,教育就会失败。为此,任课教师一定要想办法,和学生一起,将课堂构建成彼此心中的神圣之地,就是心灵圣所。无论社会上有什么样的不良风气,无论有什么样的干扰因素,在课堂之内,仍然是理想主义的精神家园,具有纯粹和高尚,每个人都愿意把真善美作为追求的目标。由课堂延伸到整个校园,形成真善美的精神圣殿,有了这样的氛围,思德教育才能伴随着专业课的教学取得真实的效果。
结束语
本文关于思德教育融入专业课堂的方法思考是一种很高的要求,作为教师应该为此而努力。专业课教学融入思德教学内容绝不是将专业知识的传授与思德教育的简单叠加,而是要努力构建一种两者内在无缝耦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自然受到思德教育的浸润,在思德的诸多方面有所收获和提升。
专业课的教学核心和主题是专业知识的传授,思德教育需要方法和智慧,每一门的专业课内容都是不一样的,但要将思德教育融入其中,其教学思考的逻辑具有相似性,探索的方法具有相似性,但每个教师采用的具体方法应该都是不一样的,需要教师积极创新,谦虚勤奋、不断努力、不断思考、不断提升,才能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
此外,作者还想强调的是,思德教育进专业课堂应该求真务实地开展,要摒弃形式主义的思维方式,特别要摒弃那些指标化的考核,因为思德教育的效果是在潜移默化之中,很难有指标可以量化,但学生受到的教益是无价的,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其意义难以估量。
责任编辑:杨一宁
转载请注明来源
  • 9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