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孤岛”时期的上海剧艺社
陈逸/政协头条  
来源:政协联线 | 2020-11-23 13:30 字号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从当年的11月中国军队撤离上海起,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入租界为止,上海进入“孤岛”时期。在此期间,上海话剧呈现出空前繁荣的盛况。上海剧艺社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可以说它是中国左翼戏剧运动在“孤岛”的重要传承者。
上海剧艺社的成立十分不易。1937年11月,上海沦为“孤岛”后,进步戏剧工作者大多被迫撤离上海。当年年底,于伶团结欧阳予倩等戏剧家,以救亡演剧队10队、12队为基础组成青鸟剧社。但青鸟剧社由于接连遭到日伪的捣乱和禁演而不得不解散。
此后,于伶又团结李健吾、李伯龙、吴仞之、顾仲彝、朱端钧、徐渠等发起组织上海艺术剧院,后因租界当局不予批准而流产。最终,于伶等只能模仿“洋旗报”的办法,借中法联谊会的名义,于法租界组成上海剧艺社。
剧艺社的生存环境十分复杂,在“孤岛”明争暗斗的政治力量中,能存活已是一个重大考验,更遑论自由演出了。但这一时期的上海剧艺社仍在坚守自己演剧理念的前提下,突破重围,提高表演艺术。
上海剧艺社的活动大体可分业余演出和职业演出两个阶段。1938年7月中旬,上海剧艺社在法租界工部局大礼堂演出了《人之初》和《爱与死的搏斗》两出法国剧目,之后又在卡尔登大戏院(今黄河路21号)演出反映“孤岛”现实生活的《花溅泪》。
1939年3月26日至6月11日,上海剧艺社在新光大戏院(今宁波路586号)举行了12次星期早场公演,演出了《这不过是春天》《舞女泪》等10多个剧目。在积累了足够的舞台经验和人员准备后,上海剧艺社开始职业公演,首次演出是于1939年8月6日在璇宫剧院演出的《夜上海》。此后,上海剧艺社又陆续演出了具有民族意识的历史剧《明末遗恨》《李秀成之死》《大明英烈传》等,对发扬“孤岛”群众的爱国热情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1941年12月8日,日军进入租界,上海全部沦陷,上海剧艺社与上海职业剧团被迫停止演出活动。在3年多的活动中,上海剧艺社演出剧目几十部,着重弘扬了民主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
责任编辑:张雷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