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第七届大江论坛在京开幕,两岸同胞聚力反“独”促统
微信公号“台盟”  
2020-09-28 16:33 字号
本文图片均来自微信公号“台盟”
9月28日,由台盟中央主办的第七届大江论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精英论坛在北京开幕,包括北京、广东、江西等地台商台青代表在内的两岸各界人士近200人,在现场或通过视频参加论坛,围绕“促进和平统一、反对‘台独’分裂”的论坛主题建言献策,展现两岸同胞共担祖国统一历史责任,共襄民族复兴历史伟业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苏辉出席论坛并宣布论坛开幕。她在开幕式前亲切会见与会台湾嘉宾代表,详细询问台胞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的生产生活情况,鼓励乡亲们抓住祖国大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速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历史机遇,实现更好发展,台盟将继续助推惠台政策落实落细,更好服务台胞融入祖国大陆经济社会发展。
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副主任龙明彪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对台盟中央多年来发挥与台湾各界联系广泛、乡情亲情深厚的独特优势,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贡献给予肯定。龙明彪指出,自2016年以来,民进党当局为一党之私,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不断诋毁“一国两制”,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民进党当局加紧勾连外部势力“以疫谋独”,严重损害两岸同胞根本利益,把台湾一步步推向危险境地,民进党挟洋自重,甘当西方反华势力打“台湾牌”、遏阻中国发展的棋子,是台海和平的破坏者、两岸麻烦的制造者。龙明彪表示,今年以来,虽然有疫情防控的问题,但台湾各界同胞克服人为障碍,继续以各种方式踊跃参与两岸交流,充分证明两岸同胞走近走亲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任何人、任何势力都压制不住、阻挡不了,祖国统一、民族复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台独”是绝路、是死路,是注定要失败的。他呼吁,为了台海和平稳定和两岸中国人的福祉,两岸同胞要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坚决反对一切企图切断两岸历史和血脉联系、伤害两岸人民同胞感情、损害中华民族核心利益和根本利益的“台独”分裂活动。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台盟中央常务副主席李钺锋代表台盟致欢迎词。他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祖国大陆高度重视台胞健康福祉,确保台胞台企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有序开展,众多台胞自发支持祖国大陆疫情防控,通过捐款捐物、志愿服务表达与祖国共命运的决心和信心,通过创作小视频、歌曲、复工复产手册向岛内传递大陆抗“疫”真相,体现了患难与共、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李钺锋表示,两岸同胞是血浓于水的骨肉天亲,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渴望深入每一个中华儿女的骨髓血液,没有什么力量可以把台湾与祖国大陆割裂开来,两岸同胞必将会共同谱写国泰民安的盛世篇章。李钺锋强调,分裂势力是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障碍,两岸同胞要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势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要攻坚克难、大力促进两岸融合发展,要携手同心、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台湾地区新党荣誉主席郁慕明、统一联盟党主席纪欣在台湾接受了论坛的视频连线。郁慕明表示,新党长期坚持的理念就是反“独”促统,努力的目标就是国家统一、民族复兴,他建议借助云端、借助网路的方式反“独”促统。他指出,全球14亿中华儿女中,如果有百分之一,也就是1400万中华儿女专门针对“台独”平台、网络和“台独”分子加以无情打击,就可以达到反“独”的目的;如果有万分之一,也就是14万中华儿女,维护所有统派的网络、统派的人士,就能够保护自己。
纪欣表示,面对紧张的台海形势,中国大陆始终保持战略自信与定力,为反“独”促统作出诸多努力,但要注意,民进党当局启动所谓“修宪”工程后患无穷,民进党当局缺乏制衡监督、把台湾带向何方令人担忧,岛内社会改革运动因蓝绿对立、统“独”矛盾而“颜色化”,未来两岸关系不容乐观,台湾人民应审时度势,作出明智选择。
刚刚从海峡论坛回到台湾的新党主席吴成典,向论坛发来祝贺视频。他表示,大陆市场大、资源丰富、舞台广阔,台湾同胞想法快、动作快、年轻人有活力,两岸互补将使中华民族有更大的活力、在世界舞台上表现得更好。他指出,两岸中国人要发挥智慧,在适当的时间做适当的决定,让中华民族实现复兴、感动世界、赢得敬佩。他强调,两岸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命运与共,过去积弱百年、饱受考验和苦难,现在要抓住机遇携手合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台湾中华青年发展联合会理事长王正、台湾新住民经贸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贺桦、港澳台湾同乡会荣誉会长陈淑珠、知名时评人周小平、社科院台研所博士陈桂清等两岸各界人士应邀进行了主旨发言。
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裘援平,台盟中央副主席杨健、张泽熙、连介德、吴国华,中央统战部有关同志、台盟中央各部门和台盟地方组织负责同志出席论坛,台盟各地方组织机关干部、盟员代表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全程收看了论坛开幕式和主旨演讲。
(原题为《第七届大江论坛在京开幕 两岸同胞聚力反“独”促统》)
责任编辑:张奂雅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