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内蒙古政协专题协商“建立常态贫困识别和贫困救助机制”小记
常歌/人民政协报  
2020-08-15 09:18 字号
今年底我国将实现脱贫攻坚的既定目标——绝对贫困“清零”,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贫困治理对象将从显性的绝对贫困转向隐性的相对贫困,建立常态化的贫困识别和救助机制任务紧迫,如存在诸如主体不明、标准缺失、程序未定、信息不准等“瓶颈”问题。“清零”后,这些问题如何解决?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召开“建立常态化贫困识别和贫困救助机制”专题协商会。“这既是年度协商议题,又是一项自治区政协的中长期课题,要持续研究,长期跟踪,为内蒙古脱贫攻坚事业迈上新台阶作出贡献。”主持会议的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刘新乐说。
自治区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高志明代表调研组建议:“要着眼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加快相对贫困治理立法进程,在即将出台的社会救助法中作出规定或预留接口,推动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尽快步入法治化轨道。”
“目前我区大数据平台建设存在部门各自为战、数据不兼容共享难等问题。建议自治区加快建立统一的政务服务大数据平台,统筹各部门和盟市旗县基础数据,实现数据共享、自动对比。”扶贫办负责人提出。
“让城乡居民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巴彦淖尔市政协主席周玉林介绍了该市全面打响“天赋河套”区域公共品牌,带动全市农畜产品整体溢价10%,从而激发广大农牧民和各类经营主体生产高品质农畜产品的积极性。
来自乌兰察布市的李洁委员介绍了该市积极开展的“防贫保”项目:各旗县与保险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举各级财力和社会捐助投入,覆盖乡镇、嘎查村的农村常住人口。她强调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我市产业市场化程度低,相当数量的‘菜单式’扶贫农畜产品销售处于自产自销状态。建议扶持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等经营主体,提高产业市场化组织程度,稳定增加贫困户收入。”
“建设识别机制时,牧区应该有单独的指标考核体系。我认为应该单独测算牧民的平均收入,并以平均收入的40%-50%设定贫困线为宜。”锡林郭勒盟政协副主席敖小孟说,“牧区脱贫对国家的奖补政策依赖性更大。这些投入能否继续?”
“乡村振兴规划不能另起炉灶,要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在资金使用上,投入政策要不退坡,更不能退出,投入的力度不能减弱。2020年以后,脱贫攻坚的巨额资金应当继续投入到乡村振兴当中。需要下大的功夫研究如何对接管理资金的使用。”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盖志毅委员回应了敖小孟关于今后能否继续加大对农村牧区投入力度的疑问。
自治区副主席欧阳晓晖指出,建立常态化贫困识别和贫困救助机制要坚持开发性扶贫和保障救助相结合、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外部帮扶和激发内生动力相结合,让自治区脱贫攻坚事业迈上新台阶。
(原标题《“清零”后的“常态化任务”——内蒙古政协专题协商“建立常态化贫困识别和贫困救助机制”小记》)
责任编辑:张杏梅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