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海波随笔|我与景德镇的三十年
陈海波
向作者提问
来源:政协联线 | 2020-07-16 18:46 字号
这里有独一无二的陶瓷路灯,这里的酒店会在床头为客人留赠陶瓷的玩偶,这里的街头巷尾满眼尽是瓷器的车水马龙,这里是景德镇,今天是我和它认识的整30个年头。
1990年7月16日,我在组织安排下第一次前往景德镇进行扶贫工作。这个瓷都之城给我的第一印象有些出乎意料,满城烟囱林立、天空是灰色的、四处都是灰尘,不到一天,我和同事的白衬衫就黑成一片,然而就是这样一次蒙灰的初见,却意外抚清了我对往后人生的一份新规划。
离开体制,投身陶瓷和艺术文化领域,于我而言是一次关键的转折。这么多年来我无数次回想起这段过往,有时是独自在景德镇水库钓鱼的岸边,有时是和艺术家们在景德镇柴火灶边品尝美味边闲聊的档口。
然而,实在很难说清究竟是什么令当时的我鼓足勇气,在鬼市的地摊上花大钱交学费,又是什么样的机缘巧合让我走对了路子,认识了许多如今已是大家的当代陶瓷艺术创作者们,进而在陶瓷的学术研究、收藏和投资上找到了正轨。或许是我的一腔热情,又或许除了缘分没有更好的解释。
早几年,我常常自己开车7个多小时从上海去景德镇,虽然一张机票单程不过1个多小时,更加方便快捷,但只要想到回沪时可以把后备箱塞的满满当当,又不用担心瓷器托运易碎的风险,这种收获的快乐便能把长时间驾驶的路途辛劳抹得一干二尽。
更何况,一路往景德镇开,就越是山美水美的好景色。我远远见过雨后的景德镇、夕阳下的景德镇,它或是如诗般云雾缭绕的水墨画、或是万缕霞光散射照下绮丽的金黄,那时我总会打开车里的cd播放器,放一首腾格尔的天堂、又接着播一曲故乡。
我是个地地道道的上海人,但心里,景德镇就是一个如故乡般的地方。去年我写了一篇《第200次景德镇之行》,朋友们纷纷惊讶感叹,你得有多爱这个地方才会这样频繁的前往。其实对于景德镇的喜爱,我只是千千万万中的一个。如今,更多的景漂一族正扎根在这里,他们让景德镇的陶瓷色彩越来越丰富,让整个城市愈发生机蓬勃。
景德镇并不大,但常去常新,不管是意韵十足的古窑遗址、艺术家好友们的工作室,还是近些年陆续兴起的三宝和陶溪川,每次探访都有新感悟。看到老艺人们心无旁骛的绘制,看到那些曾经落寞的瓷厂老厂房如今从废弃又重新焕发生气,看到街头巷尾的瓷器绑在板车上轻而易举的被运来送去,你就是会被这个城市所打动。长在烟火气里的景德镇,因为陶瓷的融入别具一格,你能感受到它千年的记忆和底气,更能感触这座城对未来所抱有的壮志豪情。
这些年景德镇在城市管理、在注重历史文化挖掘,在文化品牌打造等方面已有不少令人欣喜的改进。不过,如何平衡传统与现代化,仍然是景德镇在城市发展改造中需要迫切思考的关键。如果只是盲目热衷于现代化,盲目的拆迁改造,必然造成城市符号的缺失,也无法真正守护好这座城市的历史风貌与文脉体系。
建筑是这样,人亦是如此。当前的景德镇正向世界展开怀抱,聚集各路优秀人才,往多元化、国际化发展。这是一个好现象,但这并不代表“外来和尚好念经”,如果总是盲目以其为先,倒有点灭自己威风的感觉,或者也会令许多本土艺术家感到失落,毕竟他们对于景德镇的了解和情感是扎根于内心的,在很多方面上,他们绝对有施展才华的超凡能力,而他们需要的是被政府看见、被重视。
其实,往年对种种现象问题我有过不少直言批评,梧桐树一夜之间被砍的时候,十大瓷厂一夜之间迅速倒闭的时候,大师风潮迭起的时候,某些艺术家抄袭或炒作过头的时候……这大概是“爱之深责之切”吧,但心里都是希望这座我的第二故乡能够发展的越来越好。
想要成为“与世界对话之城”,在软硬件上,景德镇还有太多路要走。尤其是艺术文化的交流方面,虽然“景德镇”早已遍布全球,亮相在世界各大著名博物馆。但它不光只是一个记录过去的产地,千百年来,它不断向世界讲述着有关陶瓷起承转合、高潮迭起、悠长而又深厚的故事,它是世界制瓷业里不容忽视的灵魂,更是中国制瓷业和所有国人的骄傲,景德镇需要把握好自己的特色。
在与景德镇相遇的30年之际,以此文纪念这珍贵的缘分,感谢并祝福景德镇,希望这座世界瓷都、艺术之城在未来可以有更好的前景。
责任编辑:杨一宁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