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明朝是如何保卫台湾的
张雷刚/“学习时报”微信公众号  
2020-06-23 11:29 字号
1368年,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建元洪武。立国之初,由于元朝残余势力退回漠北,北方成为明朝关注的军事重点。但在东南沿海,明朝依然保留了元朝设立的澎湖巡检司,隶属晋江县,作为治理台澎的行政机构。
《坤舆万国全图》描绘的台湾附近海域  图片均来自“学习时报”微信公众号
 在明代台湾,随着大陆定居人口日渐增多,自三国始延续了千年的儒家文化,开始进一步影响其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结构。与此同时,外力内渐,日本、荷兰等国海上势力开始侵扰台湾,明代中国也为之谱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台湾保卫史。

郑和画像
从洪武元年起,由日本流亡武士、无业浪人和不法奸商组成的倭寇势力开始频频入侵东南沿海。洪武一朝31年的时间里,仅被确切记载的倭患事件就多达48次,小规模侵掠无计其数。明朝力量相对薄弱的台澎地区自然也成为倭寇的蹂躏之地,岛民对此苦不堪言。这引起了朝廷的高度重视,朱元璋将防倭列为重要国策,采取种种举措,力图消除倭患。
立国之初,朱元璋欲以外交手段,釜底抽薪,迫使日本从源头上一揽子解决威胁沿海与台澎地区的倭患问题。但是,不断遣使赴日的积极外交却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尽管日本南朝和北朝分别于洪武四年、洪武七年开始就时常遣使朝贡,但倭患不仅未除,反而日益严重。这使朱元璋决定言明立场。洪武十三年(1380年),诏谕日本北朝国王:“蠹尔东夷,君臣非道,四扰邻邦……纵民为非,将必自殃乎。”洪武十四年(1381年),诏谕日本南朝室町幕府:“今日本迩年以来,自夸强盛,纵民为盗,贼害邻邦,若必欲较胜负,见是非,辩强弱,恐非将军之利也。”明朝对日政策遂转为消极外交,积极防御。
增强海防,御敌于国门之外。洪武十七年(1384年),朱元璋找到开国将领汤和,对他说:“卿虽已年迈,但仍希望你能勉为其难,代朕前去整饬海防。”于是,已近花甲之年的汤和开始巡视沿海,构筑城防。在他的督促下,用了3年时间,在沿海一线新建59座卫所,招募58000余名兵士进驻守卫。同时,大规模增设巡检司,巡逻海上。洪武二十年(1387年),仅在福建一省,就增置巡检司45个。朱元璋下旨要求凡是天下要冲之地,都要设立巡检司。他还下令浙江、福建等地大量建造海船,扩充水军,派得力将领前去训练军士,增强海上作战能力。至此,明王朝在沿海一线布下了蔚为壮观的防御力量。至洪武二十年,明朝在漫长海岸线上共设置了58个卫、89个所,停放战舰2000多艘,布防军队30万人。因而洪武一朝,虽然倭患不断,但始终未成大祸。
元末明初之际,由于局势不稳,大陆人前往台湾从事开发的人数日渐增多。洪武五年(1372年),汤和上奏朝廷,为防止流落台澎地区的方国珍、张士诚旧部胁岛民为祸作乱,建议迁台澎岛民于近海安置。只是朝廷并不愿主动放弃台澎地区,此事就此搁置。但到洪武二十年,倭患依然纵横为祸,给台澎民众造成了持续性的伤害和损失,农民出身的朱元璋深知百姓疾苦,实不忍大明子民继续忍受倭患之灾,遂采取权宜之计,“尽徙屿民,废巡司而墟其地”。
尽管澎湖巡检司被暂时裁撤,但朝廷从未放弃对澎湖和台湾的主权管辖,郑和下西洋则强化了台湾的臣属地位。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沿海诸藩国无不主动进拜朝贡,台湾作为直属却远避不至。郑和盛怒,率领水师进驻台湾,代表明朝中央权威,行使国家权力,引妈祖香火入台教化民众;亲植可驱寒祛湿的“三宝姜”、广投防疫治病的药物于井水之中,保民安康;赐铜铃于各少数民族部族首领,以示王权和怀柔之意。
永乐一朝缔造的强大海上力量,使倭患遭到有力压制。
万历二十年(1592年),倭寇进犯朝鲜,并有入侵台湾鸡笼、淡水之意。由于鸡笼与澎湖一衣带水,福建巡抚召集文武官员商量对策,决定先行增兵,据险守之。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四月,福建巡抚许孚远上疏朝廷,认为澎湖遥矗海中,是海外各方势力于海上必经之地,如果在岛上修筑城镇、设置营所,使驻扎军队且耕且守,以此占据海洋之要害,才有希望斩断海盗、倭寇的退守之路,使其不敢轻易来犯。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福建巡抚金学再次上奏朝廷,担心澎湖列岛因绵亘延袤而被倭寇占领,且澎湖离泉州只有一日船程,若倭寇盘踞澎湖则必会对泉州乃至福建构成威胁。他建议朝廷增设南路游击,在汛期前往澎湖驻守。
经两任巡抚提议,为抗击海盗倭寇,明确对台澎地区的治权,朝廷决定增设澎湖游击。“迨万历二十五年,乃增设澎湖游兵,甚至料罗、东涌、大小甘山亦设远哨。”同时设澎湖游击一职,“属南路参将,驻厦门,而澎湖其遥领也”,由漳州和泉州共同负责澎湖守军的月粮供应。第二年,朝廷考虑到澎湖海岛孤立寡援,于是分别增设一名游击、把总和哨官,同时配备等量的船舰和兵士。又从海坛、南日、浯屿、铜山等海岛驻军中,各抽哨官一人,领坚船三只,汛期来时和澎湖水师一同出海巡逻,遥相呼应,以联声势。
澎湖游击的设立使得澎湖列岛与福建、浙江沿海各要塞连为一体,极大增强了台澎地区的军事防御力量,台澎地区的防卫成为整个国家海防建设的重要一翼。明王朝对于台湾的主权意识也愈发坚定。

明代《抗倭图卷》
万历年间,随着对澎湖地区主控能力增强,倭寇也针对性地增强抵抗,并开始向台湾移巢,四处劫掠,台湾及沿海各地的商人、渔民对此苦不堪言。为捍卫国家主权、解救台湾民众,福建总兵召开军事会议,商讨应敌之策。福建浯屿(金门)把总沈有容慷慨陈词:我们应以此为耻,岂能无所作为?只要我在任一日,就不会放任只有弹丸之地的丑恶宵小之辈犯我大明海疆、辱我大明子民!然而,众多官员当时看不到台湾的重要战略地位,皆认为不可轻率出兵,且责备沈有容主动挑起兵祸。但沈有容谋略在胸,主动请缨,其曰:前有祖逖统兵渡江,收复失地,我愿领军渡海,驱贼灭倭!
万历三十年(1602年),沈有容率领21艘战舰奉命征讨。出征之前,沈有容一方面提前派人前往台湾海域侦察敌情,绘制水文航图。另一方面征调各项战争物资,协调后勤供给,以确保无后顾之忧。部署既当,犒劳将士,大军由金门料罗湾誓师出发。当日夜间,兵抵澎湖之时,突遇狂风骤雨,恶浪滔天。船舰飘散离失,多有军士面容失色,军心动摇,萌生退意。但沈有容指挥若定,高声喝令:大丈夫生当成名,怎能葬于江鱼腹中,敢言退兵者,斩!众将士见沈有容从容不迫,遂军心稳定。天明时分,风暴渐息,沈有容整顿舰队,挥师再进,终抵台湾海域。
由于此次行动严格保密,以至大军逼近,盘踞在台湾的倭寇方才警醒,随即带上劫掠所得的钱财和人口,仓皇应战,意欲突围。双方于海上展开激烈战斗,沈有容现身坐舰,调度指挥,明军将士不畏生死,奋勇杀敌。倭寇很快不敌,竟争相将掳掠珠宝财物抛入海中,企图引诱明军夺财弃战。但沈有容治军严明,明军无一人受之所惑,反而愈发奋勇。最终,明军以绝对优势一举荡平盘踞在台湾的倭寇,击沉其船舰6艘,解救数百名被掳台湾民众。
随后,沈有容率军在台南登陆,明军所到之处受到台湾百姓热情欢迎。在各部酋长的带领下,当地民众扶老携幼,带上美酒、鹿肉纷纷前来犒劳明朝王师。他们将手放在额头行礼,以示敬意,感谢大明军队扫除倭寇还以安宁,尤其是对沈有容救其于水火,无不感恩戴德,皆呼:“沈将军,再造我也!”而经此一役,“倭随去,东番(台湾)海上息肩者十年”。沈有容此次收复台湾之举,验证了明朝政府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与实力。
沈有容撤军后,为防倭寇卷土重来,福建官方也有在台湾设郡县之提议,明周婴《东番记》载:“疆场喜事之徒,爰有郡县彼土之议矣。”只是未及上奏,台湾又遭荷兰入侵,明军打响了第二次台澎保卫战。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此时正值西方资产阶级到处攫取原始积累,积极对外扩张的阶段,物产丰富、航运便利的中国沿海成为了他们的目标。嘉靖年间,葡萄牙人以租借的方式侵占了澳门,并对台湾垂涎已久,将其称为“福摩萨”,意为“美丽之岛”。而作为“海上马车夫”的荷兰人也不甘落后。是年,荷属东印度公司指挥官韦麻郎率领武装舰队来到中国沿海,航抵澎湖,并以武力占有之。强占澎湖之后,荷兰人在岛上伐木筑房,对台湾虎视眈眈,妄图将台澎地区变为第二个澳门,使台湾成为荷兰垄断海上贸易的中转站和海外殖民地。
荷兰入侵台澎的消息由福建报兵部上告朝廷:“红番闯入内洋,宜设法驱回。”万历皇帝下旨:“红毛番无因忽来,狡伪叵测,着严行拒回。”随后福建总兵施德政召集所属官员商议如何驱逐荷兰船队。众人意见不一,唇枪舌剑,剿守难决,颇为踌躇。沈有容言道:谈笑间就可退却入侵之敌,有何张皇失措之处?沈有容又言,荷兰人的真实意图并不在于通航互市,如若放任其占据澎湖,必会重蹈澳门之覆辙,而荷兰人也会以此为跳板,睥睨中土。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施德政深以为然,当即调拨50艘战舰给沈有容,命其再次进军澎湖。
沈有容率军抵达澎湖后,决定先礼后兵,他只身登上荷兰船舰会见韦麻郎,严正交涉,指陈利害:堂堂中国,岂会因区区蝇头小利陷入尔等互市骗局?他郑重告诫韦麻郎:不要对占据台湾心存幻想,若想与大明互市,则应遵守大明律法,恪守本分。韦麻郎一时无言以对,很不甘心地反问道:中国兵船到此,似是要与我等开战,那便相杀如何?沈有容正色回应:大明军队一贯擅长擒杀贼寇,因尔等为商而来,故优容宽待,今尔等有作反之意,难道不先看一看天朝兵威吗?
交涉无果,沈有容返回军中,扬帆立旗,摆出攻击阵型。面对强大军事压力,韦麻郎在权衡轻重后,俯首求去。韦麻郎离开之前,还命人绘制沈有容图像,以示尊敬。今天,在澎湖天后宫仍有一方“沈有容谕退红毛番韦麻郎等”石碑,以纪念其保卫台澎所作出的历史贡献。自沈有容不战而屈人之兵后,台澎地区又保持了10多年的平静,并已成为中国海防前哨阵地。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台海局势重起波澜,日倭势力再度入侵,沈有容第三次领兵保卫台湾。此时日本进入德川家康幕府时代,日本元和元年(1615年),长崎代官村山等安接受德川家康授予的“高砂(台湾)国度航船朱印状”,图谋侵占台湾。元和二年(1616年),村山等安之子率13只兵船前往台湾,琉球国王尚宁得知这一消息后,速派通事蔡廛抵达福建,提前报告这一消息。福建巡抚黄承玄上奏朝廷,希望能够提前备战,防患于未然。随即,朝廷起用沈有容为福州参将。沈有容到任后,加强海上防御力量,软硬兼施分化倭寇势力。以怀柔之策降服明石道友一众势力,同时主动出击占据在东沙岛的另一支倭寇。创下了未伤一兵一卒,生擒倭寇69人的光辉战绩,迫使倭寇打消了攻占台湾的意图。时有闽人董应举于东沙岛上立碑一块,上书:“宣州沈君有容获生倭六十九名于东沙之山,不伤一卒。”

明代大型装甲风帆战舰,时名“封舟”
从洪武建国到万历末年,200多年的抗击外来侵略,明朝始终付出巨大的努力保卫台湾。而在大明王朝风雨飘摇之际,台湾却进入了一个形势复杂的时期。
天启三年(1622年),荷兰司令官雷尔生率领8艘军舰卷土重来,侵占澎湖,于岛上构建棱堡。天启四年(1624年),明水师在澎湖海域集结一万兵力,战舰200艘,由福建巡抚南居益亲自督战,大军分三路齐进。荷兰人意识到凭借不足千人的力量无法与明军抗衡,便主动退出澎湖,远遁台湾占据大员(今台南安平一带),于沙洲之上营造堡垒,是为日后闻名的热兰遮城的雏形,开启了对台殖民历史。天启五年(1625年),为强化管治,明朝决定增强澎湖的防御力量,“筑城于澎湖,设游击一,把总二,统兵三千,筑炮台以守”。
就在荷兰殖民者占据大员的同一年,福建漳州 人颜思齐也来到台湾。颜思齐长期在日本从事贸易,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私人武装,他在日本与杨天生、陈衷纪、郑芝龙等28人拜盟为兄弟,并谋划推翻德川幕府统治,在日本建立政权,接受明朝册封。但举事前夕,消息泄露,幕府遣兵搜捕,颜思齐率众分乘13艘船逃至台湾。
颜思齐入台后,定下了稳固台湾基地、扩展海上贸易的发展方略。一方面,颜思齐以怀柔亲善团结当地少数民族并教授其先进的农业技术,亲自拜访各部族首领,与各部划地而居,和平共处。另一方面,颜思齐从沿海地区招募大量同胞,赴台湾进行大规模开垦,使得台湾大片土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因垦殖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颜思齐便选拔具有航海经验的漳、泉人士,成立商贸船队,利用台湾有利的地理位置,与祖国大陆和周边列国开展海上贸易。在颜思齐的带动与帮助下,福建沿海地区开启了大规模移民台湾的历史序幕,有力促进了台湾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颜思齐也因此被后世誉为“开台王”。
当荷兰人在台南地区不断扩张势力范围时,颜思齐也在努力地壮大着自己,双方一南一北保持着暂时的和平。与荷兰人不同,颜思齐开拓台湾是将自己立足于台湾、根植于台湾,他有效震慑了荷兰殖民者的称霸野心,在很大程度上保卫了台湾领土不被吞并,保护了大部分台湾民众免受侵略者欺凌。
但是天启五年(1625年),颜思齐染病,英年早逝,他临终前召集众人,告曰:“不佞与公等共事二载,本期建功立业,扬中国声名。今壮志未遂,中道夭折,公等其继起。”临终之际,颜思齐始终念念不忘祖国故土。颜思齐墓今位于台湾嘉义县之山巅,登高眺望,海峡对岸就是他的故乡漳州。
颜思齐去世后,郑芝龙被公举为新的首领,他承袭了颜思齐的开台策略,继续致力于台湾开发。郑芝龙在沿海地区大量招募流民,为他们出钱购买农资,派船一并运往台湾,令其开荒拓土,并且正式在台建立农业税收制度。除了在台湾辟土征税,郑芝龙还大力拓展海上贸易,将台湾作为一个海上贸易的据点融入到世界航贸体系中,使得台湾第一次赶上了大航海时代的步伐。
在郑芝龙的开发下,台湾呈现出了初步的繁荣,尤其他所拥有的强大海军,始终有力地抗衡着荷兰殖民者。此时,明朝有意招抚郑芝龙使其成为朝廷的海上力量,为大明镇守海疆,保卫海岛。而郑芝龙也表示将以“剪除夷寇、剿平诸盗”为己任。崇祯元年(1628年)七月,泉州太守王猷遣人招抚,郑芝龙遂率所部降于督师熊文灿,朝廷授其海防游击。郑芝龙由此成为明朝正式官员,坐镇福建沿海,肩负起保卫台海的使命。
崇祯六年(1633年),荷兰新任台湾长官普特曼斯为独占台澎,垄断海上商路,逼迫明朝开放自由贸易,勾结海盗势力刘香对明朝军队不宣而战。时任福建巡抚邹维琏大集舟师,以郑芝龙为先锋主动发起对刘、荷联军的台澎保卫战。郑芝龙率军从漳州誓师出发,分别在澎湖遭遇战和金门料罗湾追击战中大败敌军。史书载之:“时豫章邹维琏抚闽,荷兰犯岛,琏拜芝龙为将。芝龙募龙溪人郭任功率十余人夜泅荷兰船尾,潜入焚之。”经此一战,刘香临阵败逃,普特曼斯狼狈退回台湾据点。邹维琏在《奉剿红夷报捷疏》中称:此次大战创下数十年来未有之大捷,“生擒夷酋一伪王、夷党数头目,烧沉夷众数千计,生擒夷众一百一十八名,馘斩夷级二十颗,烧夷夹版巨舰五只,夺夷夹版巨舰一只,击破夷贼小舟五十余只”。在郑芝龙的军事高压下,继郑和之后,明朝政府再度掌握了海洋的发言权。自崇祯七年(1634年)起,台湾海域的海寇活动逐渐销声匿迹。自此,海波不扬,海峡两岸人民得以平安出海。
(原标题《明朝是如何保卫台湾的》)
责任编辑:谷钦慧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