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提升治理能力,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伍爱群
向作者提问
来源:政协联线 | 2020-06-07 16:15 字号
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立长三角生态经济示范区,既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产业支撑,也能拉动投资、培育内需并增加就业机会,更是长三角一体化、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展示对外开放形象的内在要求。
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示范区具备了坚实基础。浙江安吉余村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诞生之地,在长三角这一理念已深入人心。建设长三角生态经济示范区基础扎实。全国森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城市密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谱写了美丽城乡建设新篇章,河长制湖长制率先施行并在全国推广。许多城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建设,“十二五”以来的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多。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建设长三角生态示范区可从青浦-吴江-嘉善做起,探索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新高地、人居自然和谐共生新典范;并从以下方面推进。
工业绿色化先行。长三角是我国的制造业基地,上海与苏锡常之间的产业联系密切。传统产业生态化工业当先行。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工业经济全领域、工业生产全过程、企业生产各环节,加强布局调整、生态设计、绿色供应链管理,推动产品清洁化、轻量化、去毒物、低碳化,实现从“制造中心”迈向智能制造。把实体经济作为重点,把提高供给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发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绿色金融,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增强经济活力和国际竞争力,形成资源效率型、环境质量型、气候友好型经济布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推动产业集聚。工业园区是企业集聚、产业集约的空间,驱动力是靠近原料、靠近市场或靠近企业(即企业“扎堆”配套生产),以降低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企业集群可以是自发的,如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前店后厂”;也可以是规划建设的,如上海化工园、苏州工业园、中新产业园等。对一些圈了地、建了厂房却没有生产线的园区,迫切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实行智能化、绿色化改造,重构绿色、循环、低碳制造业产业链,实现发展集约。推进能源生产、消费和技术革命,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利用,提高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比重,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和强度。
美丽城乡发展。长三角城镇化格局初步成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广为流传;应在提升质量、结构优化和消费升级上下功夫,保护特色小镇。城镇化是人口的聚集过程;要提高城市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城乡发展和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以人为本、布局合理、传承中华优良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建设生活环境整洁优美、生态系统稳定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乡。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农业是命脉。长三角是“鱼米之乡”,民间也曾经有“苏湖熟天下足”一说。发展生态农业,须将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现代农业产业园加以集成,种养加一体,以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发展放心农业、智慧农业,生产优质农产品,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法治化,构建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发展生态农业,探索提升农产品品牌形象、质量和附加值。发展富碳农业,将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捕集加工后用于树木、粮食、茶叶、花卉、瓜果、蔬菜、中药材等的生长,不仅能增加群众收入,还能走一条应对气候变化的新路。
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思路,推进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加快水、气、土壤环境保护,实现环境保护目标,推动太湖等水体共治,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守护西溪、崇明、盐城滩涂等湿地,处理沿海产业布局与丹顶鹤栖息地等的关系。因地制宜选择产业,提升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利用生态环境好、负氧离子多等特点,发展旅游产业、健康养生、休闲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养老服务等产业,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使绿色富民惠民,并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壮大海洋经济。坚持海陆统筹,拓展蓝色经济空间。根据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编制海洋功能区划,控制海洋开发强度,切实改变无序、无度和任意开发海洋资源的情形。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培育壮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蓝色伙伴关系”;在适宜开发的海洋区域,积极发展海洋药物、重大海洋工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严格的围填海总量控制制度、自然岸线控制制度;强化海洋环境治理、海域海岛综合整治、生态保护修复。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海蓝天。
上海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长三角一体化的龙头,要努力打造成为我国城市治理样板。长三角一体化,核心在要素自由流动、市场化配置,生态环境治理联防联治、协同发力、区域创新共同体构建;从要素开发转向制度共建共享,充分展示“中国之治”的制度优势和强大生命力。坚持人民城市属性,既强调共建共治,又突出共享;坚持面向全球、面向未来,对标国际,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衔接的制度体系,实现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带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城市治理之路,为我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积累经验,为全球城市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作者简介:伍爱群,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知联会副会长,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教授、博导,上海航天信息科技研究院院长。周宏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循环经济专家)
责任编辑:张雷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