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助力徐汇发展,委员如是说
徐汇区政协
向作者提问
来源:政协联线 | 2020-01-13 13:01 字号
新华网等各级媒体关注徐汇区政协全会,各行各业的委员们表达了对徐汇发展的展望,并积极为徐汇建设献智发声。小编将陆续带来“委员之声”。让我们看看朱国建、王宇翀、李兴华三位委员是怎么说的吧!
朱国建常委:
释放“五大效应”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1月7日,政协上海市徐汇区第十四届委员会在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举行。作为徐汇区政协委员,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资源开发处处长朱国建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上海是一个超大型国际化城市,徐汇区作为其中心城区之一,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设中应当释放出五个方面的效应。”
朱国建常委接受新华网专访
首先,“头雁效应”。依托徐汇区自身现有的产业基础与优质的科技,朱国建委员指出,在人工智能方面,徐汇区应考虑如何调动全球信息、资金、人才、技术的优势,同时在整个长三角地区人工智能领域中 ,如何发挥出“头雁效应”,并在长三角区域内其他的产业分工上进行辐射。可以说,这有助于徐汇区重点构筑的“一核一极一带”的人工智能发展空间格局:即“一核”是徐家汇,打造人工智能源头创新策源地;“一极”是徐汇滨江创新极,打造未来上海人工智能国际总部基地;“一带”是地铁15号线串联的漕河泾到紫竹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带。
其次,“高地效应”。徐汇区作为上海正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承载区,尤其在策源创新方面,如何把科技创新的科技文化、科技服务、科技专利进行转化,使得它们在整个长三角地区形成高地的效应,并把这个效应发挥出来是朱国建委员提出的又一个助力突出徐汇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标准管理特色的思考与建议。
第三,“支点效应”。徐汇区是具有深厚人文文化的区域,朱国建委员认为,在这里通过建筑可阅读,激活整个城区,从而提升人文文化,让市民更有温度的生活,让上海的城市文化通过徐汇区的建筑风貌更好的进行展示,最终成为上海国际形象的支点效应。
第四,“枢纽效应”。西岸拥有文化创意、科技创新、创新金融三大产业互为支撑的国际创新创意产业群,在长三角区域内别具一格,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朱国建委员坦言,“在这里要形成信息港、贸易港、媒体港等,把长三角区域内的文化广电资源集中起来,形成并发挥中枢纽带的作用。”
最后,“标杆效应”。徐汇区在社会综合治理、城市治理等有着自己的特色,特别是针对服务外商、服务长三角企业方面,徐汇区的营商坏境拥有很明显的特色。朱国建委员表示,未来,徐汇区在进一步扩大开放营商环境的新格局、新结构上,应当将标杆效应放大。
近年来,徐汇区综合自身优势,抢抓战略机遇,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围绕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创新、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对外开放,为徐汇区的持续健康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对此,朱国建委员表示,徐汇区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设贡献自己智慧、贡献自己方案的同时,长三角也给徐汇带来更大的机遇。
此外,目前徐汇区已经与苏浙皖三省部分城市建立起了良好合作的基础和关系。通过构建长三角五市一区政协(五市浙江省宁波市、安徽省合肥市、江苏省南通市、江苏省盐城市、浙江省湖州市)经验互学的平台,情感联系的纽带,工作共商的载体,既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添砖加瓦,更有助于推动长三角区域间相互学习,增进共识,凝聚力量,共谋发展,实实在在为长三角区域携手共推一体化发展贡献政协智慧。
王宇翀委员支招老旧住房治理::
用好业委会、居委会、物业公司“三驾马车” 提升自治共治水平

1月7日,政协上海市徐汇区第十四届委员会在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举行。作为徐汇区政协委员,上海徐房(集团)有限公司团委书记、上海徐房建筑实业公司总支书记王宇翀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中心城区损坏房屋承重结构一直是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领域中的热点,也是难点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多角度提升‘三驾马车’自治共治水平,从而更有效地对其进行整治。”
王宇翀委员接受新华网专访。新华网 虞礼锋 摄
一直以来,上海中心城区的老旧小区由于修建年代久远,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其中损坏房屋承重结构行为不仅危及建筑物内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公共安全,更易恶化邻里关系,激化社区矛盾。对此,徐汇区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围绕“损坏老旧住房承重结构违法行为”开展了专项调研。
徐汇区历史悠久,历史建筑众多,且大部分老旧房屋结构老化,内部居住环境较差。因此,对区内近年来发生的损坏住房承重结构现状,王宇翀委员表示,居民的安全意识薄弱是主要原因之一,一方面是对改善生活空间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出租收益的驱动。
据12345热线工作统计数据显示,关于老旧住房损坏承重结构行为的相关投诉,徐汇区年投诉量约600起。对此,王宇翀委员说,“我们的业委会、居委会、物业公司要发挥‘三驾马车’的联动作用,尽可能把管理做好,让我们的居民自发形成安全意识,尤其是在装修过程中的意识及判断。”
谈及对当前损坏住房承重结构案件的查处,王宇翀委员坦言,处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这种破坏行为的发生。据了解,为更好的应对该类案件,目前徐汇区城管执法局已初步形成“信访接诉-现场检查-专业检测-予以立案-调查询问-责令恢复-出具报告”的查处流程。王宇翀委员呼吁,针对故意损坏住房承重结构、涉及危害公共安全的处罚等问题,可以从立法层面给予突破和进一步完善。
最后,王宇翀委员表示,“发展与保护应当统筹兼顾,上海作为超大型城市,我们有改善生活的需求,也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体现。老旧房屋,尤其是一些历史建筑,属于城市的历史文脉,也记载着城市辉煌的历史。因为它记载着上海前100年的故事,甚至更长时间的历史,我们保护它们,将来它们会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诉说下一个100年故事。”
李兴华委员:
参加志愿服务帮老同志解决病痛

1月8日,上海进入“速冻”模式的第一天,也是徐汇区政协十四届四次全会召开的第三天。
就在大家午休的时候,有一位政协委员匆匆赶到区委老干部局“健康咨询室”,他,就是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李兴华。擅长消化道早期肿瘤的诊治,肝胆胰疾病的诊治及胃肠镜的诊断和介入治疗。曾获上海市首届“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第二届区域名医、上海市医学科技奖等荣誉。2011年,成为徐汇区老干部健康服务团成员,2019年纳入“光启晚晴·汇关爱”志愿服务团。
原来,李兴华主任于前晚接到一位居住在徐汇区的社区老干部的求助电话,该老同志长期受到胃肠功能退化引发的身体不适的困扰,依照“光启晚晴·汇关爱”志愿服务团手册提示,想约李兴华主任面诊,李兴华主任随即答应。因为他要参加次日下午的分组会议,所以与老同志约在了中午。
老同志见到李兴华主任后,将自己的病痛和一些与之相关的个人经历一股脑儿倾诉开来,李兴华主任耐心听取、细致分析,帮助老同志科学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消除不必要的误解,舒缓了老同志焦虑的情绪,同时,李兴华主任建议老同志赴院看其专家门诊,他再针对老同志的现状开一些适合她的新药,从而有效缓解老同志的症状。
一场近一个小时的面谈,驱散了老同志眉间的阴霾。专业的分析和热忱的安抚,让阳光洒进了老同志的心窝。这样的例子,在“光启晚晴·汇关爱”志愿服务团里还有很多很多。对于每一位志愿者而言,这样的情形已属稀松平常。
责任编辑:杨一宁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