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2019年上海政协履职报告|履职为民
政协头条记者 刘子烨  
来源:政协联线 | 2019-12-31 10:54 字号
11月2日,上海市政协围绕“进一步推进本市旧区改造工作”主题开展年末委员视察。图为委员们实地察看虹口区春阳里旧区改造情况 金 松 摄
综述>>>
在坚持履职为民中彰显政协情怀,在心系万家灯火中传递政协温度。
今年以来,市政协聚焦民生改善工作,积极关注百姓诉求、倾听百姓呼声、回应百姓期待,围绕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履职活动,汇聚各界人士智慧,献良策谋实招,推动破解民生难题,为增进百姓福祉贡献“政协力量”。
深入调研,为民生工程补齐短板
“如果是我们自己长期住在没有抽水马桶的房屋中,会有什么感受?只有做到将心比心,我们才会真正理解居民的诉求,调研才会更用心、更深入、更扎实。”7月11日,市政协人资环建委组织委员赴虹口区,开展“旧区改造推进情况及主要问题”专项民主监督专题调研,市政协委员王洁有感而发。
聚焦市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市政协年内组织委员深入基层,开展了一系列调研视察活动,问需问计,寻求破题之策。旧区改造就是市政协持续关注的一项重要议题。
今年,本市中心城区计划完成二级旧里以下改造50万平方米。对于尚未纳入旧改范围、没有卫生设施的各类老旧住房,实施综合改造。对于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期待,市政协始终铭记在心,将其作为全年履职的重头戏。
1月22日,在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召开前夕,市政协就启动了“本市旧区改造推进情况及主要问题”专项民主监督暨专题调研。在大半年中,调研组走访了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规划资源局、市住建委等政府部门,了解上海旧区改造推进情况以及瓶颈问题。课题组还奔赴5个旧区改造任务繁重的中心城区——静安区、普陀区、黄浦区、杨浦区、虹口区,实地视察调研旧改基地、征收地块、保障房基地建设情况,并围绕破解资金筹措难题、推动政策举措落实、加强市区相关部门协同、有效回应群众吁求等议题,与各区政府、企业、机构负责人深入交流探讨,汇聚各方智慧力量,推动本市旧区改造攻坚克难。
7月,调研组形成中期成果《当前本市旧区改造推进中需要进一步引起重视的几个问题》,报送市委、市政府。11月,调研组形成民主监督调研报告,针对上海旧区改造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3方面13条对策建议,报送市委、市政府,供决策参考。其中,调研组紧盯旧改资金难题,通过帮市里算总账、帮区里算细账,呼吁多措并举、拓展融资渠道,以此确保旧改工作持续推进,这些建言都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采纳落实。
市区的旧区改造牵动着委员的心,郊区的乡村振兴同样汇聚了委员的目光。当前,上海乡村发展的最大问题,仍是城乡差别二元结构,各种制约上海乡村振兴战略的短板和瓶颈——如规划定位、财政建设、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方面突出问题,亟须研究突破。今年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成立之后,就确立了“关于上海农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调研课题,成立了由委员、专家、专业人士组成的课题组,对上海都市农业发展进行深入调研。调研组赴浦东、青浦、奉贤、金山、松江、嘉定、崇明等多个涉农区的村镇,通过调研、走访、座谈,与市区农业农村委、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经营主体深入交流,结合国内外农业农村发展经验,形成相关调研报告。针对当年农业农村工作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调研组聚焦社会需求、运营方式、投入机制等要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11月27日,市政协召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及主要问题”专题监督会议,这份契合当前实际情况的调研报告,引起了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今年以来,市政协还围绕其他民生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包括政协委员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沉下去”,把对策建议“带上来”。
——聚焦“长三角区域污染防治协作机制落实情况”,市政协人资环建委在上海地区组织开展联动民主监督,并参与了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政协的联合调研,对长三角区域7个地(区)市的长江水环境保护、区域水源地保护、临界地区污染联防联控、跨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等重点难点问题,进行集中察看和共商共议,最终形成上海地区民主监督报告,报送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为长三角区域“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提供智力支持。
——聚焦本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情况,市政协人资环建委组织委员、专家、学者等各方力量,深入社区,通过“明察+暗访”形式,开展系列视察调研。其间,调研组对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处置情况进行了排摸,并对垃圾分类实效进行了评估,助推了这项工作的实施。
——聚焦《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执行中的问题,市政协社法委连续3年组织委员开展跟踪调研。今年,围绕食品源头监管问题,社法委开展了“守住进口食品安全关,提高市民食品安全满意度”平时视察,针对加强重点领域监管、全面构建新型监管机制提出建议。
——聚焦上海人口发展、城市治理问题,市政协社法委开展了“上海特大城市人口调控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课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提出了完善公共资源配置等3方面意见建议。
一项项汇聚各方智慧结晶的调研建言,通过市政协提交职能部门,成为促使民生工程全面“提质、提速”的强大推动力,同时也让政协离百姓越来越近。
积极协商,为民生举措汇聚共识
“垃圾分类的标识,能否做得尺寸更大、更清晰,以照顾那些视力欠佳的投放者?”好不容易“抢”到发言机会的市政协常委黄勇平如是说。
“上海还有很多老旧小区,空间有限,难以配套建设垃圾厢房,希望政府能考虑到这些小区先天不足的难处,为他们创造条件,推动垃圾分类实施。”黄勇平话音刚落,市政协委员刘毛伢一把拿过话筒说道。
5月29日,徐汇区凌云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一间会议室内,市政协围绕推进生活垃圾综合治理,开展重点提案办理协商。由于委员发言过于踊跃,主持人不得不数次强调:“每位委员发言尽可能直奔主题,发言时间不超过3分钟,以便让更多人有机会发表观点!”
这场“有热度、有力度、有深度”的协商会,是今年市政协围绕民生热点问题开展协商议政的一个缩影。
从今年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开始实施。之前,部分小区已先行试点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其间,这项工作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热门话题,很多市民希望垃圾分类工作推进更人性化、更便民化。政协委员感同身受。在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上,委员纷纷建议,推动垃圾分类,不能光靠宣传教育,还要健全工作机制、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加强人财物的支持,相关部门应重视基层的意见,不断完善垃圾分类的具体操作办法,把这件好事真正地办好。当天,委员的许多建议得到采纳,成为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参考。
今年,市政协聚焦民生改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协商议政活动,努力寻求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画出民心民愿的最大同心圆。
聚焦“一老一小”,开展重点提案办理协商。完善长护险制度、推进居家养老体系,是本市积极应对老龄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制度安排。为此,围绕长护险试点工作,市政协开展提案办理协商活动,委员踊跃建言,得到相关部门采纳,使提案办理协商过程成为政府部门推进工作、完善工作的过程。建设普惠安全、托幼一体化的托育服务体系,是今年市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为此,围绕推动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健康有序发展,市政协开展提案办理协商活动,委员围绕合理促进托育服务有序发展、增加托育服务供给、加强托育服务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提出意见建议,推动这项工作稳步前行。
聚焦教育、公共安全、医疗服务等议题,开展专题协商。7月10日,市政协召开“构建现代职业教育新体系,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题协商会,11名政协委员围绕技能人才培训培养、创新人才评价机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话题踊跃建言。9月26日,市政协召开“提高社会公共安全智能化水平”专题协商会,多名政协委员围绕加强信息共享共用、提升公共安全预测预警预防能力、发动社会公众参与等话题踊跃建言。10月16日,市政协召开“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级,完善分级诊疗制度”专题协商会,16名政协委员围绕整合医疗服务资源、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完善区域医联体建设、促进区域医疗信息共享等话题踊跃建言。
组织委员参与和百姓日常生活相关的立法协商。围绕制定出台《上海市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市政协人资环建委通过“上海政协”网站和“市政协委员参与立法协商专家组工作微信群”等方式,征询全体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形成协商建言报告,反馈至市司法局、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其中不少建言得到采纳。围绕制定出台《上海市家政服务条例》,在法规起草阶段,市政协社法委召开妇联界别委员专题座谈会,进行协商;在市人大常委会征求意见建议阶段,市政协社法委与区政协联动,听取市、区两级政协妇联界别委员的建议。
组织委员参与重要民生决策事项的协商。今年以来,围绕“本市2019年民生保障标准调整有关情况”“关于本市职工社保费率调整和职工平均工资有关情况”,市政协人资环建委开展对口协商,与会政协委员站在市民角度,充分发表意见建议,推动民生决策更加科学。
建言资政,为民生项目拾遗补阙
9月29日下午3点,市政协“协商同行七十年——2019年公众日活动”现场。
面对台上的政协委员,有听众提问:政协委员的一件件内容翔实的提案,是如何出炉的?
“肯定是经过深入调研写出来的。”市政协委员游闽键表示,政协委员撰写提案都是非常认真严谨的,不是拍拍脑袋、在网上匆匆搜集一下信息就成文的。他们在写提案前,往往会深入基层调研,倾听各方意见,把问题症结弄清楚搞明白,然后再撰写建言。去年,他和其他政协委员准备围绕公共交通撰写提案,为此,他们事先跑了十几个公交调度站,调查了100多条公交线路,听取了很多一线工作人员、政府职能部门的意见建议,收集了大量数据和信息。最终,在今年1月的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他和14名政协委员递交了4件联名提案,分别围绕优化公交站点设置、完善公交线路规划、改善公交司机工作环境、解决公交车辆场站不足问题,有的放矢建言献策。最终,这4件提案都得到了提案承办单位——市交通委的采纳,委员提出的很多建议,或已经落实,或正在落实的过程中。
除了游闽键外,还有许多委员同样心系民生。今年以来,他们除了积极参与市政协组织的各项履职活动外,还通过个人开展的“微调查”,写出了一件件“接地气”“有温度”的提案,为本市民生工作拾遗补阙。比如:
针对中小学校集体用餐卫生问题,市政协委员赵柏基递交提案,呼吁规范中小学校食堂招投标管理、加强中小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市教委答复称,今年年底前,本市将力争实现中小学食堂“明厨亮灶”覆盖率达到100%。
针对部分用户电话号码遭遇恶意标记的现象,市政协委员徐放等递交提案,呼吁对这类行为加强监管。市通信管理局答复称,表示将研究建立相关数据共享机制,规范电话号码标记秩序,对电话号码恶意标记说“不”,保护用户合法权益。
针对无障碍出行APP存在的数据不足问题,市政协委员周祥等递交提案,呼吁对这类软件的功能进行完善,为残障人士出行提供更多便利。市住建委答复称,将与网络公司加强合作,对手机APP上的无障碍设施信息进行完善。
今年的市政协全会共收到841件提案,其中431件和民生福祉有关,占总数的51.2%。随着时间推移,不少提案成果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破解民生难题的举措。在广大政协委员看来,通过提案这一渠道,为民生改善鼓与呼,应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数读>>>
特写
>>>
一场垃圾箱旁的“议政会”
“早晚各1个小时‘扔垃圾’,时间太短了,将来能否适当延长?”5月29日下午3点,在上海市徐汇区梅陇九村的垃圾箱旁,在上海市政协委员和基层工作人员之间,一场别开生面的“议政会”正在进行。
当天,围绕生活垃圾综合治理,市政协开展重点提案协商办理活动。一进梅陇九村,政协委员就兵分几路,有的查看垃圾厢房建设情况,有的翻开垃圾分类台账和资料,有的向志愿者、居委会工作人员咨询情况。渐渐地,关于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的话题,引起了不少政协委员的兴趣,不少人纷纷加入了“吐槽”的行列。
“现在垃圾定时投放,早晚各一个小时,对于早出晚归的上班族来说,是不是太不方便了?”
“小区早上扔垃圾时间是8点到9点,到了双休日,很多年轻人因为平时工作劳累,往往会晚起床,定时投放的时间能否延长?”
“现在是夏天,很多居民吃晚饭后会吃西瓜,但垃圾投放到晚上7点就结束了,对于不少居民来说,湿垃圾如何处理成了难题。”
对于委员的意见,居委会工作人员表示,实行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主要是为了培养居民垃圾分类的习惯,增强垃圾分类的意识。这项工作目前还在不断完善中,将来会根据实际情况逐步调整。
当时,讨论气氛十分热烈,大家聊着聊着,一晃30分钟过去了。因为当天的视察活动之后还有座谈会,市政协工作人员不得不再三提醒委员:“视察时间已经结束,请大家早点上车哦!”
在座谈会上,面对职能部门,委员们提出,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意味着居民生活习惯的改变,对不少居民来说,肯定需要时间去适应。
职能部门在坚持推进垃圾分类的同时,应不断完善具体操作方法和流程,尽可能做到便民利民。“以垃圾定时定点投放为例,需要改进相关措施,使其适应不同作息的人群的需求。”市政协常委陈建兴说。
对于委员们的提议,市绿化市容局等职能部门表示高度认可,并表示,对于垃圾分类碰到的具体问题,他们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各类政策措施,使其更便民、更人性化。
8月20日,市政协人资环建委开展《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情况专题视察。市绿化市容局表示,不少居民区已将垃圾投放时间从早晚各1小时延长到早晚各3小时。对于部分居民由于各种原因错过分类投放时间,他们将协调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等各方力量,在有条件的居民区设置误时投放点。
委员的建议有了回声,一场垃圾箱旁的“议政会”开出了成效。
呼吁垃圾定时定点投放更人性化,是今年政协委员关注生活垃圾分类的一个缩影。今年,市政协通过开展视察调研、明察暗访,组织政协委员围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参政建言,为这项工作拾遗补阙。“委员有所呼,部门有所应,为民生‘跑腿’,再累也值得。”市政协委员凤懋伦说。
委员说>>>
助力基层协商 推进社区共治
左燕(市政协委员,黄浦区政协主席)

早在2014年,黄浦区政协就在全区10个街道设立了“委员基层联络室”,作为委员深入基层、深入社区、深入群众、参与基层协商的重要平台,并建立了以委员基层联络室为平台的政协和街道的联系机制与五支基层服务队为代表的服务体系。通过基层联络室活动,委员对社区情况更加了解,更关注社区基层,提交的有关社区、民生方面内容的提案有较大幅度增长。社区通过邀请政协委员参加各类活动,积极反映当前社区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为推动问题的解决起到了很好的桥梁纽带作用。
今后,我们将继续发挥政协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提升基层协商能力,引导各类主体依法表达意见,积极参与协商,进而促进基层协商民主发展,推进社区共治和群众自治。
多做前瞻思考 助力旧区改造
蔡永洁(市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主任)

一年来,我参加了市政协组织的“旧区改造推进情况及主要问题”专项民主监督,通过开展深入、细致、扎实的调研,聚焦改善百姓居住条件、破解旧改资金瓶颈问题、完善老城区功能定位等议题展开讨论,为推动本市旧改工程提速、提质献计出力。我认为,推动旧区改造,不是一个简单的民生工程,它涉及区域的综合发展、宜居宜业,我们现在需要探讨的,已不仅仅是如何解决“马桶问题”“厨卫问题”,而是在解决了这些居民“急难愁盼”的问题之后,老城区应该如何实现后续发展、如何在原来的环境、业态的基础上实现再出发。这些都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研判,提出建议,供政府部门决策参考。我们正在学校里作这方面的课题研究。同时,我也会通过政协渠道积极建言,为推进旧改工作贡献绵薄之力。
紧密联系群众 建言社区治理
黄罗维(市政协委员,上海《理财周刊》社副总编辑)

从担任区政协委员到成为市政协委员,在许多年的履职实践中,我深深领悟到了“履职为民”这四个字厚重的分量。政协委员是为人民群众谋幸福,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只有深入基层紧密联系群众,才能发现民生中的难点和痛点,从而使建言献策自下而上更接地气。垃圾分类是2019年上海的一项实事工程,这一年中,我多次和社区居民一起在街道社区参与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了解到不少普通市民的呼声和想法,并进一步把这些意见带到政协的相关会议上来。归根结底,政协委员是社会各界方方面面的代表,要当好委员,不辱使命,就要时刻把民生的福祉放在心中,牢记自己为了谁,聚焦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扎实的调查研究来为改善民生出力,协助化解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矛盾和隐患,这是每一位政协委员的责任和义务。
责任编辑:杨一宁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