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提案故事|土山湾文化提案:“中国牌楼”再续百年世博情缘
金兰/政协头条  
来源:政协联线 | 2019-12-10 10:50 字号
徐汇区土山湾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土山湾牌楼 图片来源 东方IC
提案时间:2007年
提案简述:加大寻找“土山湾历史文化”史料的力度,寻求国外有关机构和人士的帮助
提案成果:2009年6月,土山湾牌楼结束近百年流浪史,回归中国。2010年6月,土山湾博物馆向公众开放
提案人:方阳,时任徐汇区政协委员、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馆长

一个历经三届世界博览会、在海外漂流近百年的中国展品——土山湾牌楼,终于回归到徐汇区土山湾博物馆,并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正式向公众展出。
土山湾牌楼高5.8米,宽5.2米,全柚木雕刻,是一件十分珍贵的艺术品,仅雕刻部件就多达数千件之多,举世罕见。它由上海徐汇区的土山湾孤儿工艺院内数十个孤儿在外国指导老师葛修士的带领下,耗时近一年雕刻而成。之后走出国门,先后在1913年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世博会、1933年美国芝加哥“世纪进步”世博会、1939年美国纽约“明日世界”世博会上展出。据当时报道称,土山湾牌楼和其余百余件土山湾选送的艺术品与工艺品一起,构成了会场一道独具东方文化魅力的风景线,掀起了一股中国热。土山湾牌楼见证了当时土山湾文化在海外发展的辉煌期。
徐汇区政协委员们与“土山湾历史文化”结缘于多年前。几位来自文化领域的政协委员,因为工作关系,了解到和上海文化历史渊源颇深的“土山湾历史文化”在我国近代美术史、印刷史和出版史、宗教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土山湾画馆培养了上海的第一代西画家,如周湘、张聿光、徐咏青、张充仁、杭稚英等,徐悲鸿、刘海粟、陈抱一等艺术大家也曾间接受到过画馆的影响。中国近代的不少新工艺、新技术、新事物皆发源于此,如西洋油画、镶嵌画、彩绘玻璃生产工艺、珂罗版印刷工艺和石印工艺以及镀金、镀镍技术等。正是这样的历史渊源,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馆长、徐汇区政协委员方阳认为,“土山湾历史文化”是“海派文化”的发祥和先河,是国际大都市上海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文化遗产。然而,由于土山湾文化的天主教背景,它曾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留下的资料少之又少。

为了及时抢救珍贵的历史资料,方阳于2007年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发掘和研究‘土山湾历史文化’的建议”提案,建议要加快挖掘和研究“土山湾历史文化”,筹建土山湾博物馆,扩展“土山湾历史文化”发掘和研究的广度及深度。特别注意在民间加大寻找“土山湾历史文化”史料的力度,有条件可寻求国外有关机构和人士的帮助。除此之外,徐汇区政协还收集并提交“加强土山湾美术馆社会效应的建议”“关于深度开发徐家汇文化资源的建议”“关于建设徐汇区文化大品牌的建议”等提案。这些意见建议受到了高度重视。区政府启动了一系列工作,如土山湾美术馆开馆,“土山湾文化历史”讲坛举行,土山湾孤儿院旧址揭牌,土山湾文化陈列馆立项等。这次“土山湾牌楼”得以重回故土,也是在徐汇区政府多处寻访,并和牌楼所有者——瑞典一个基金会多次接触、洽谈的结果。

2009年4月23日,徐汇区文化局跟瑞典方面签订了土山湾牌楼的转让协议书。2009年6月,土山湾牌楼终于结束近百年流浪史,从瑞典“回家”。但历经岁月的它已残缺不齐,数千件构件中差不多有五分之二已经遗失。徐汇区文化局和文物专家经过反复论证后,决定将这一珍贵的大型工艺品复原。在众多匠人的努力下,土山湾终于恢复了旧日的风貌。2010年6月,土山湾博物馆开始向公众开放,延续了它的近百年的世博情缘。
责任编辑:黎凡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