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评论
  • 收藏
精彩记录丨从过去到现在——以慈化瓷两岸陶艺文化交流论坛
陈海波
向作者提问
来源:政协联线 | 2019-12-08 16:19 字号
11月30日,作为第六届“以慈化瓷——海峡两岸陶艺文化交流活动”系列活动之一,“从过去到现在——以慈化瓷两岸陶艺文化交流论坛”在青浦举行。
以陶艺文化搭建两岸携手共进的桥梁,论坛上,十多位两岸艺术家围绕“从传承到创新,中国近现代艺术陶瓷的发展之路”和“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海派陶瓷艺术的发展之路”两大议题,结合当代陶艺发展的多样性、中华文化自信等内容进行了深入地交流座谈,更有13位艺术家分享个人创作感想,整场论坛金句频出。
圆桌论谈:“从传承到创新,中国近现代艺术陶瓷的发展之路”
陶瓷,是中国的文化名片,是闪耀丝绸之路的东方珍宝,更是中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海峡两岸代代相传。要树立文化自信,认清陶瓷艺术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面向世界,开拓创新——这是参与“从传承到创新,中国近现代艺术陶瓷的发展之路”主题研讨的专家们的共识之一。谈到历史和传统,专家们都认为,中华陶瓷文化,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
王洪伟
河南大学中国陶瓷研究院院长
钧窑学创始人

“所谓的传统与现代,不一定是说要改化我们的传统。一说青花、钧窑、汝窑就是传统的代名词,这似乎成了某种风气。事实上传统中有取之不尽的工艺、技术、材料的资源可以供我们近现代艺术的创新和创造。同时,在中国陶瓷发展的路上、探讨的路上也不要固步自封、妄自尊大。我们一定要打开胸怀、放眼世界、面对世界。通过现代和传统的并肩营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现代陶瓷体系。”
孟树峰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耀州窑瓷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新生的力量和原本固有的文化传统进行融合,我认为是非常好的。当然在一定的大发展时期,肯定会有一些观念冲撞,但也促使我们各个窑区传统的陶艺家不断吸收着未来的营养。包括文化自信,怎么样能够在新时代里面发展,贴近生活、服务生活、服务社会、服务艺术,把我们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我觉得这种融合是有好的作用,是有积极意义的。”
吕嘉靖
台湾著名陶艺家
台湾中华陶艺协会荣誉理事长

“这个时代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年代,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对中华文化的保存有一个很强烈的使命感。在台湾,上世纪末我们还在讨论,整个中国未来一定会面临像西方文艺复兴那种运动方式,把中国文化中一些优良的传统文化重新再翻搅一遍,从而走出一个新的中国文化的方向。一味追求国外当代陶艺,我认为这条路是走不通的,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如何面对国际所谓新的陶艺文化,因为新的文化是可以中国自己本身发展出来的。我们应该要更加从传统里面锤炼出新的东西。大家常问瓷器要如何烧出某种效果,那个效果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展现出每一个人的努力,让中华文化走向更好。”
胡小军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艺术系
教授、博士生导师

“过去40年中,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教育背景,使得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是多元的,这种多元的状况跟两岸艺术家展现给我们不同的视觉感受一样,宛如不同的佳酿。现代陶艺是主流美术的一部分,这几年我一直告诉自己多品尝、多感受、不因循、不守旧。艺术传承的目的是为当代服务、为未来服务。陶瓷这个固有的机制语言都没有遗失掉,所以我们没有必要想传统、当代的问题,两岸陶艺家的作品,还有世界各地陶艺家的作品,都是这个时期建设者为我们的文化发展、陶艺发展增添的一种新的发展现象,或者说是陶艺家给这个领域又做了新的添砖加瓦的工作。”
许明香
台湾著名陶艺家
台湾艺术大学MF

“创作的时候从来不去想这个东西是不是可以卖钱,我只是觉得我很希望中国的元素,这么好的元素,我们祖先留下来这么精粹的元素,可以放在一个有实用性的陶瓷上面。这种想法支撑我那么多年的创作。我希望告诉所有年轻人,要有坚定的目标,并且朝着它去努力。或许会遇到危机,但危机有时候就是一个转机,这是我特别想要分享给年轻人的。”
詹嘉
江西省文化厅陶瓷文明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博导

“当今陶瓷的发展问题,其实就是传统和现实之间怎么找到平衡点。我的理解是要关注当代社会的发展历史,坚持是很重要的,所谓的经典就是时间锤炼出来的。如果说我们以前是御用瓷主导着世界,那么今天,我们的艺术瓷可能是扮演着独特的角色,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一定会让它在世界陶瓷发展中绽放出新的光彩。我们要在自己的文化土壤上创新发展,要坚定文化自信,强化开放思维,让中国陶瓷文化以新的姿态讲好中国故事, 进一步推动中国陶瓷文化走向世界。”
谢嘉亨
台湾著名陶艺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学会IAC会员

“陶瓷是一个感性的,是可塑的,是需要很科学的方式才有办法烧出来的,不是很随性的艺术作品的传达。我们常常讲陶艺家,在中华文化里成为陶艺家有三个元素,第一个要懂艺术,第二个还要科学,第三个还有美学,这样结合才可以成为一个陶艺家,这不是一般统称的陶瓷工匠,陶瓷工匠就是陶瓷里面某一个环节。尤其是中国制陶的陶瓷名家,你要了解的话都是有非常浓厚文化底蕴的文化主体。我们有这么深厚的文化历史,陶瓷有非常多的机会,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年轻人在这么肥沃的文化土地里,用这些元素结合新的思路看向世界,勇敢地迈向世界,世界会是你们的。”
圆桌论坛:“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海派陶瓷艺术的发展之路”
发扬包容精神,让“海派”陶瓷走向世界。在“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海派陶瓷艺术的发展之路”议题中,专家们不约而同地认为,所谓“海派”,更多是一种开放的理念,这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极为重要。
李磊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前中华艺术宫执行馆长

“海派艺术是一个开放的名词,不是一个划地为牢,仅代表上海人或者来到上海的人搞的艺术。这是一种集群的概念,更是一种开放集群的概念。海派文化就是兼容并蓄,是百花齐放的,争奇斗艳的。不要简单过早地说中国陶瓷一定是怎么样的,或者轻易定义海派陶瓷。这就是中国特色,是大国风范,没必要。我觉得就是做自己,我们每个人做好自己,做好以后集成起来走,这个文化条件下不得了,出了这么多丰富多彩的东西,大家会尊重你。长三角一体化也是一个开放的艺术,开放的平台,不是封闭的。长三角一体化就是分工协作,从上海来说就是搭建平台,上海是一个集成的地方,比较有优势。各个地方都能到这来,都能辐射出去,我们要以长三角作为一个基础,要有开放的,面向世界的,面向历史、面向未来的心态,才能做好这个平台。”
尉涧松
旅日艺术家、著名陶艺家

“生在上海这个开放的城市,上海是海纳百川的。而陶瓷的特点,是随着当代科技发展而发展的独特艺术门类,表现形式上各种各样,也是包融万千的。我个人觉得,陶瓷跟各种特征结合产生不同的特色,这样陶瓷的语言会更有魅力。这一方面我觉得上海申窑做得特别好,结合上海优质的艺术家,大家一起来探索陶瓷如何走出新的价值,从20年前一直做到现在。我觉得这就是一件有海派视野、对中国当代陶瓷特别有意义的事情。陶瓷的发展潜力很大,而更多优质的艺术家参与到当代陶瓷的建设,对海派陶瓷也好,对整个中国陶瓷发展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
罗敬频
申窑创始人、董事长,
上海市中国陶瓷艺术家协会副会长

“我的理解,所谓的海派也是外派,海派是古今中西经过吸收精华再推出的过程,对于各种艺术的发展具有包容性。申窑办到现在,我觉得我们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件就是艺术家参与陶瓷创作,从陶瓷的共性到它的个性化,让我们知道每一个艺术家有自己独立的面目,每个人的作品都是不一样的。到第二个阶段就是说我一直觉得艺术家参与瓷器的创作,有很多的文人加入了这个行业,无形中把它推向了历史。艺术家玩一件好的艺术作品,我一直认为是两个方面的高度集合,一个是艺术家的艺术体现,但仅仅这点还不行,还要艺术家对瓷艺这个特殊材料和火的综合认识,必须是艺术和技术的完美结合,只有这样的作品才是我认可的。”
柯和根
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
上海师大美术学院陶研所副所长、教授、硕导

“跨界艺术家进入陶瓷领域,我一直有这个观点,也一直在呼吁,艺术家怎样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这个艺术素养是多方面的,不单单是艺术造型能力的提升就能够获得陶瓷方面的拓展。我认为艺术是有无限的可能性,艺术的表达自然也有更多的可能性。我从来没有减少对现代的学习,因为我觉得传统与当代没有矛盾,传统是历史的沉淀,沉淀以后怎么样转化成你的营养,变成你艺术的沉淀,这是关键。我感到中国现当代陶艺正赶上了一个好时机,因为我们中国的文化的复兴,但是如果没有用陶瓷来作为载体走向国际,我们会丧失很多话语权。陶艺的表达、陶瓷的表达、陶瓷材料的表达完全可以超越文化,也可以超越各种画种的表现力,形成一个极具特色的载体。”
李遊宇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汉光瓷创始人
上海市中国陶瓷艺术家协会会长

“我理解的上海就是一个海,非常深,容量非常大,有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包容性大,野心也更大,这个是好事。上海是一个能够集中展示成果、向外发散影响力的一个城市。但是我想提出的是,讨论海派陶瓷、陶瓷未来发展,我们要看到每一个从事陶艺工作的作者以怎样的心态从事这个工作?看到很多艺术家跨界到陶瓷,但只是玩玩,变成票友,我觉得蛮遗憾的。只有我们艺术家真正能沉下心来,中国陶瓷才能在这个时代有好的作品。而且艺术和技术要高度结合。如果把我们陶艺好的创意、好的技术都集中起来,在上海集中展现、积极表现,我想,这会是海派陶瓷的发展方向。以及我常提到现在国家给很多钱做示范基地,示范基地最后是要示范,要跟全世界示范,不是搞两个建筑就示范的。真正能代言的,能展示的就是我们陶瓷的作品、产品。以前我们讲中国陶瓷要如何影响世界,我们影响了一千多年。那我们怎么重新影响?这是值得重视和探讨的。”
杨楠
上海市中国陶瓷艺术家协会秘书长

“我们陶瓷艺术家还是要有社会责任,对于未来。因为你的作品做出来以后一定是面向未来的,而且你将会受到后人们的评说,想让后人对你说什么话,大家现在就需要好好想想。”
艺术家个人艺术分享
由于地域差别,两岸艺术家在专业技术、艺术风格、文化理念上有所不同。但正是这些不同,为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的丰富发展做出了互补性的贡献。正是在共通的文化理解之下,创作理念“不同声音”的互补、观点看法“不同声音”的碰撞,使得两岸艺术家在互相交流探讨的同时,进一步深化着两岸艺术家们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
邹晓松
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院长、教授、硕导

《瓷器——改善人类生活方式的伟大发明》
“有专家说我们还停留在原来的观念当中,中国的近现代陶瓷还不如欧洲,而我所了解的世界其他的陶瓷,包括从英国一直到俄罗斯几个国家的重要陶瓷生产基地,现在就跟我们八九十年代一样走向了衰落,中国的瓷器现在是蓬勃兴起。他们的产业走向、未来发展趋势和势头都是非常积极的。”
曾永鸿
台湾著名陶艺家、
台南美术馆典藏委员
《我的陶塑人生》

“我的养分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我教学生,我们一起教学相长,小朋友可以启发我很写意的造型;另外就是我在研究所的论文,是撰写台湾一部分雕塑人物,尤其是嘉义地区有很多技师的手法,我从这当中吸收到一些养分。在20多年的陶艺创作中,我一直在做人跟自然的题材,不断有新的想法和题材的衍生。”
孟树峰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耀州窑瓷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定、汝、钧、官、耀瓷五蕴皆空》

“我是一个揉泥巴的人,出生于五代陶瓷世家。从研究恢复失传八百年的耀州青瓷技艺,到独立研究恢复人亡艺绝的陕西民间瓷,再到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做了一辈子的耀州瓷,有苦、有福、有乐、也有烦恼。我设计了一件集定窑、汝窑、钧窑、官窑、耀州窑于一体的五蕴皆空的钵。五窑瓷合在一起,意在盼望我们各窑,大家能够相互团结,互学共进。”
曾冠録
台湾著名陶艺家
和成文教基金会副执行长
《不忘初心,一路行来的陶艺历程》

“这几年我也在各个学校做教学,我认为技术的传承很重要。我们那时候学陶瓷很多资料没有办法查问到。所以对现在的下一代,我们不会吝啬。我认为能够做自己很热爱的工作就不会觉得辛苦。当然,做陶瓷要忍受很多孤独空虚、寂寞冷的时候,东西做得好不一定烧得好,烧得好不一定卖得好。所以如果没有很坚定的意志力,其实陶瓷是做不来的。”
詹嘉
江西省文化厅陶瓷文明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博导
《中荷贸易的倩影:卡尔夫描绘的景德镇青花瓷》

“景德镇青花瓷作为中荷两国经济贸易、文化交往的特殊载体,促进荷兰步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青花瓷融入荷兰人的日常生活,提高他们饮食品质,先后两个黄金时期,既然有关前因后果的关系,又有相互促进的影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由此可见,景德镇青花瓷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世界。”
刘晓玉
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硕导
非物质文化遗产吉州窑陶瓷烧制技艺传承人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吉州窑木叶纹装饰的禅意之美》

“吉州窑有一种禅意之美,无即是有,多即是一,一即是多。吉州窑的木叶纹,南宋时期是一片树叶烧成,一叶也是那个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装饰。然而对我的传承来说,更重要的是创作当下的作品。木叶纹能否在叶子上产生别的颜色,能否用在瓷板画上表现,能否用一枝或者更多的树叶来进行创作,这些思考不断推动我进行着吉州窑木叶纹装饰的创新。”
唐云辉
职业画家、上海书画院画师、
东华大学硕导
《我把狗狗当人画——动物拟人化创作》

“我在创作过程当中经常跟‘动物’交流,从纯绘画、水彩画到做简单的题材嫁接,把瓷器作为一个材料、一种手段的利用,再到思考怎么把半立体东西变成纯立体,把我的想法和想做的形态、特征完成合作。我觉得在创作过程当中,我很享受模式变化的过程和我所钟情的题材给我带来的愉悦。”
王裔婷
台湾青年陶艺家
《缓缓探索,质地与装饰性的魅力》

“回顾创作的历程,这一路上我一直很享受陶瓷器的可塑性、可捏性。我用陶瓷来营造时间的流逝,用抽象形式表现、用鲜艳的高温颜料。不断的学习和思考后,我意识到我真正享受和热爱的是陶瓷烧制时它本身的那种变化。很多作品中的呈现并非都是人为制作的,而是烧窑过程中产生的,没有窑的力量、火的力量,就不会有这样的结果。”
李子木
上海释凡美术馆馆长
上海翱翔艺术馆执行馆长
《浅谈高温颜色釉色陶瓷雕塑创作案例——从生肖文化到中华气质》

“雕塑做了十年,经历了从对造型的认识,到不断去提炼中国文化和传统文化大的人文感觉,包括从生肖文化,马、牛这些喜闻乐见的传统题材。神韵的提炼、经典元素的运用都需要研究、分析,但这都只是塑型的开始,形体之后,是美感的表达,是元素出处和来源的体现。”
李善愔
台湾青年陶艺家
《依存》

“泥土是我们人类所拥有的最柔软的记忆。在创作中除了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以视觉设计的方式思考,我还希望用90后的视角去记录生活中所看到的美景以及我们的环境和土地,让人与人的互动以及环境的关系可以呈现在作品上,让大家感受和反思。”
九多
职业画家
施耐德电气特邀设计师
《浅谈艺术创作与跨界设计》

“我每天都有用画笔记录生活的习惯,绘画是天人合一的,陶瓷也是天人合一的。‘碰瓷’以后的历程一言难尽,有曼妙笙歌,也有狂风骤雨。但从绘画到瓷画,从瓷画到雕塑的过程,我一直坚定作品应尊崇内心,是内心状态的呈现。”
包容瑜
台湾青年陶艺家
《叙事中的内敛欲望》

“创作对于我而言是来自于对心中某部分的不满足,我将不满足的心理视为前进的欲望动力。透过我的陶艺创作,我想探索自我,并且通过作品影响他人,进而帮助别人,让不圆满的现实世界有一个令人精神圆满的精神世界。”
图腾鸿
著名书法家、陶艺家
《感恩以慈化瓷》

“我的陶艺生涯是从‘以慈化瓷’这个活动开始的,每当看到‘以慈化瓷’就会提醒自己以慈的心情看世界。我们地球原本就是土,我们的归宿也将是一片土。我想我们应该把我们所有的热情、所有的浪漫化成一股飘香的灵魂,投入对瓷器的创作,得到美丽的升华。”
责任编辑:张奂雅
转载请注明来源
  • 1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