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孙中山诞辰153周年|如何还原真实的孙中山及其时代
华强/团结报团结网  
2019-11-12 10:39 字号
【编者按】
今天(11月12日)是孙中山诞辰153周年纪念日。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孙中山研究学术成果丰富,新时期如何深入开展孙中山研究,作者做了分析探讨。

一、海峡两岸对孙中山的研究
孙中山1925年逝世后,初始有大量纪念、回忆文章问世,属于民间自发研究。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后,由于政府的介入,不仅陆续有孙中山生前著作出版,同时有许多高质量研究文章发表。新中国成立后,海峡两岸继续孙中山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近几年,台湾学界孙中山研究受到挤压,而大陆对孙中山研究方兴未艾并成为一门显学——“孙学”。
有学者认为,民国时期的孙中山研究,大体以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为界,分为初始和发展两个阶段。南京图书馆书目部曾经出版一本内部资料《孙中山著作及研究资料索引》,收入馆藏资料600余种。除少部分为新中国成立后出版,多为民国时期出版。从南京馆藏资料看,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有关孙中山资料、文章甚少,大多为1927年后,且可发现是有组织、有计划的研究和出版。研究方向集中在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和实业计划等方面。值得注意的是,1945年现实出版社曾经出版林桂圃著《国父论马克斯主义及其他》,研究孙中山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属于民国时期研究孙中山的前沿课题。
国民党撤退到台湾后,孙中山的研究不温不火,但是民进党上台后,一向被奉为国民党官方意识的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研究受到冲击。台湾当局实行“去中国化”,台湾学术界受此影响,出现“去孙中山化”,对孙中山的研究由热门转为冷门,研究队伍缺乏青年学者的加盟,有后继无人之忧。台湾中小学课本里关于孙中山的介绍,一是减少,二是异化,改变了台湾年轻一代人对孙中山的认知,影响极为恶劣。
中国共产党对孙中山极为尊重,在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将孙中山巨幅画像竖立在天安门广场。此后,每逢五一、十一,孙中山的巨幅画像都矗立在天安门广场。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十周年庆典的游行队伍里,群众高举孙中山和毛泽东画像并列行进。今年国庆70周年,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孙中山巨幅画像高高矗立。
1956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90周年纪念日,中国政府举办了一次规格极高的纪念活动,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来自13个国家的代表分别在会上发言。毛泽东在《人民日报》发表《纪念孙中山先生》,对孙中山的一生作了概括总结,称孙中山“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像很多站在正面指导时代潮流的伟大历史人物大都有他们的缺点一样,孙先生也有他的缺点方面。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人的”,“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我们正在完成这个革命。”
2016年11月11日,北京举行“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讲话。习近平说:“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时代造就伟大人物,伟大人物又影响时代。”
中国共产党认为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大陆始终给予孙中山以崇高的评价,基本的评价是:孙中山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是为我们祖国的独立和自由而奋斗终身的战士。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自己看成是孙中山事业的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发扬者,把中国大陆所取得的成就看成是孙中山和辛亥革命事业所结出的硕果。”
孙中山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的行为。研究孙中山,除了表达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理念外,还借此增进各界民众的认同,推动海峡两岸形成更多的政治与文化共识,推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二、孙中山研究成果辉煌
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学界对孙中山的研究蓬勃发展,孙中山研究成为“孙学”。广东社科院和中山大学分别成立了孙中山研究所,北京、上海、江苏等地成立了十多个孙中山研究会,如民革中央孙中山研究会、上海中山学社、北京大学孙中山思想国际研究中心等。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大陆孙中山研究学术成果非常丰富,据权威部门统计,研究孙中山的论文有6714篇,孙中山研究专家尚明轩认为论文有10000多篇。“据粗略统计,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仅中国大陆出版的有关孙中山的研究专著、译著、资料汇编和相关的图录等,就有600多本,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资料等已有10000多篇。”(统计到2008年)
尚明轩长期从事孙中山、宋庆龄等人物的研究,他在1979年出版的《孙中山传》是大陆最早出版的全面研究孙中山的专著。《孙中山传》1982年修订版出版,翻译成日、蒙、藏、维吾尔、哈萨克等文本向国内外发行。
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出版的研究孙中山著作、资料、论文远远超过民国,超过台湾。数以百计的著作,一是孙中山自己的著作,二是有关孙中山传记、回忆录、资料,三是研究孙中山的专著,四是孙中山研讨会的论文集,其余数以千计的论文散见于全国各类学术刊物。
尚明轩将新中国成立后的孙中山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66年,孙中山研究初始阶段。第二阶段:1976—1989年,孙中山研究复苏与发展阶段。第三阶段:1990—2008年,孙中山研究持续发展与前进阶段。1966—1976十年“文革”期间,孙中山研究完全陷于停顿,10年仅发表文章6篇。2008年以后迄今,笔者以为仍然是孙中山研究持续发展与前进阶段,不必另为划分。
1949年以后,大陆和台湾联合举行孙中山研讨会多次。近年召开规模比较大的孙中山国际学术研讨会“世界视野下的孙中山与中华民族复兴——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2016年11月14日至16日在广东省中山市举行。海内外近70家学术机构的130余名学者共聚孙中山故乡,研讨孙中山先生的丰富遗产。胡波在会上提出孙中山研究需要注意的四个方面成为与会者的共识,即要读原著,求真义;要找材料,求真实;要学理论,求真知;要讲方法,求真史。
新中国70年来对孙中山的研究热点,学者将它归纳为5点:1.大亚洲主义及亚洲观;2.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3.孙中山与日本;4.孙中山与世界;5.其他。
三、新时期如何深入开展孙中山研究
新时期如何深入开展孙中山研究?总结新中国70年对孙中山的研究,笔者以为,今后对孙中山的研究应该继续侧重在两个方向:
一是“世界视野下的孙中山”。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名重要人物,纵观孙中山一生,其大半生在海外,因此孙中山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应该在世界大背景下深入地认知孙中山。
二是“中国近代化视野下的孙中山”。研究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实业计划在中国走向近代化的今天对我们具有启发意义和借鉴意义。研究社会思潮、社会运动与孙中山思想(儒学、西学、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将孙中山研究放在中国近代化历史过程中考察,在新的理解中拓展视角,不断创出新意。
在前述两个方向之下,学界可以对若干问题进行深化研究。例如关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社会变革思想的研究虽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从内容和领域方面可以继续深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思想的形成是有土壤的,因此社会主义是学界孜孜不倦研究的重大课题。有学者曾经研究过孙中山思想是社会主义思想还是主观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抑或是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任何历史人物都生活在一定的时代之中,不管其思想主张如何,不论其行为表现怎样,归根到底都是时代的产物。孙中山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除林桂圃1945年出版《国父论马克斯主义及其他》外,敖光旭曾经发表《中国大陆对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探讨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的性质以及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关联等。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没有关联?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关于孙中山的军事思想,民国时期曾经出版《总理国防十年计划书》,1929年出版《总理关于军警的遗教》,1937年青年书店出版孙中山《军人精神教育•武力建设》,1942年出版了《总理遗教与国防经济》,1948年出版了《国父战争理论》。新中国以后,对孙中山军事思想虽然有研究,但尚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孙中山在海内外的革命活动,已经有多部著作和若干回忆文章述及,如记叙孙中山在海外革命活动有《孙中山在福冈》《孙中山先生在檀香山》《孙中山在芝加哥和底特律》等;记叙孙中山在国内革命活动有《孙中山北伐在桂林》《总理在香港》《孙中山北伐在韶关》《孙中山北伐路过梧州的情况》等。目前条件成熟,可以分别编为《孙中山在海外的革命足迹》《孙中山在国内的革命足迹》。
青年人如何求学、做人、做事?孙中山生前曾有谆谆教诲,对青年寄予厚望,1940年民国政府出版过两本《总理对青年之遗教》。孙中山与海外洪门、孙中山教育思想、孙中山教育哲学,孙中山关于粮食问题等,民国时期曾经有学者研究过。新中国成立后,学术界对这方面的研究文章不多。民国时期曾经出版孙中山的《心理建设》,迄今大陆尚未见有关孙中山与心理方面的研究。此外,孙中山与唐继尧、张作霖、陈炯明等均可以继续深化研究。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孙中山研究取得卓越成就,得益于海内外大量新史料的发掘,新史料的发现与运用使得孙中山研究不断拓展与深化。留存于海外的档案等资料需要进一步发现和整理。我们需要通过更多、更可靠的资料,把真实的孙中山及其时代“还原”出来,增强孙中山研究的生命力。新时期孙中山研究需要培养青年人,青年学者的崛起将使得孙中山研究更具生命力,多元化的研究视角使得孙中山研究更加丰富立体。
(作者系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
(原题为《【孙中山诞辰153周年】如何还原真实的孙中山及其时代》)
责任编辑:杨一宁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