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评论
  • 收藏
海波话瓷丨一对挂念了20多年的瓷瓶
陈海波
向作者提问
来源:政协联线 | 2019-11-07 14:04 字号
20多年前,我曾在上海友谊商店隔着玻璃橱窗见过一对无比精美的瓷瓶,自此难忘;
20多年后的今天,因为一次对上海城市文化记忆的探讨,我终于和它们再见,并有幸亲自上手这对宝物,感触它们的每一个细节。
——题记

上海友谊商店,在我们这代60后人的成长中,都是印象深刻的存在。从一开始只接待外宾的高大上和神秘,到后来凭着参观券进门的“扎台型”,再到如今面向全社会开放,可以说这间商店见证了社会从计划经济迈向市场经济的发展轨迹。而它的意义,又绝非只是货品交易场所这么简单。这家记录了新中国外交万千风云功绩的老牌商场,正是格外值得我们探究许多上海本城故事与珍贵回忆的发生地。
1970年,便是格外有纪念意义的一年。那年,上海友谊商店接收了从上海文物商店转划来的一批重要“货物”——上百件《古月轩名瓷》图册中有过著录的珍贵瓷器。我这次所要见的这对瓷瓶,正是其中之一。这些瓷器最早都属于施德之所藏,这本图册也是由其在1930年印制的。
虽然有个中文名,但施德之实为外国人,他本名E.A.StrehInee,拉脱维亚人,原为俄国军人,曾随军驻防哈尔滨,退役后居于上海,因为家中的医学背景,在沪开设了一家药房,被称作“十滴水”大王。此外,极为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施德之还在上海开设经营一家古董店,据说他醉心于中国古董,能写一手好书法,是位“中国通”。而在所有品类中,他最爱的就是中国瓷器,对彩瓷颇有研究,尤其痴迷于中国“古月轩”瓷器。
何为“古月轩”?实际上这至今还是文博界里一个未明确的谜题。有人说乾隆帝有一轩名为“古月轩”,因而古月轩本就出自皇家;有人则说“古月轩”代表着一位制瓷手艺高超的胡姓匠师,他所制作的精美瓷器后被皇家官窑加以模仿;还有人认为从未有过“古月轩”,全是古玩商的臆造。近年来更有人提出“古月轩”仅是陶瓷装饰手法“瓷胎画珐琅”的代表与新说。
虽然说法不一,但古月轩瓷器的精美绝伦的确毋庸置疑。因其制作涉及珐琅彩,数量稀少,一直以来都是许多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珍宝。也正是如此,晚清至民国中前期曾出现许多仿品,而这其中由施德之斥巨资所制的施氏“古月轩”瓷最为精绝。他以重工重彩的装饰手法为基础,不惜工本,不厌其精,精美甚至超过御窑用瓷。
据说,施德之从德国进口珐琅彩料,又出资聘请清宫遣散的造办处彩瓷绘画高手聚于九江来画珐琅彩瓷器,最后在景德镇专设独立的窑进行烧制。(另有一种更详细的说法是:“施德之重金礼聘原清宫造办处工匠胡颜标,胡氏也帮忙搜罗珐琅料并亲赴景德镇调制料色,其作业每一色料一次调成决无色差;又以五百两白银一件的高价招揽了原御窑厂名匠潘甸宇作画,另有余灶昌、叶震嘉、刘雨岑等数十人参与制作。依乾隆古月轩画珐琅彩瓷的原样仿制,从原料、制坯、上釉、画稿、填彩、画珐琅、落款、高温烧素胎到低温烤釉上彩,整个流程均按御窑工艺,历时前后约三年,花费两百多万两白银,制成约两百余件珐琅彩。”)
我所见的这对瓷瓶,便是出自施氏的“古月轩”,当友谊商店的工作人员从库房中小心取来这对瓷瓶,它们还被装在最初原配的木盒之中,缓缓拉开顶端的木抽屉,静静躺在蓝色绢布中的宝物湛现容光。工作人员也忍不住凑上前,激动地说道:“这件木盒已经许久未被打开过了。”
这对瓷瓶形态典雅优美,胎体轻薄,胎质细如白玉,釉面滋润,纹饰布局极为华丽,自上而下足有十几种辅助纹饰,极尽繁缛华贵。而在器身团花纹饰中还有个秘密,“古月轩珍”四字款识的四个字分别藏于瓶身的四面,轻易发现不得,如此设计巧妙,可谓别具匠心。
整瓶开光亦有多处,瓶颈处有两面开光,瓶腹四面又各有两两相对应的开光,内以珐琅彩绘有庭院仕女人物纹,画工精细,神态生动,并题有乾隆当朝大员刘墉的诗句与落款,颇有文人画的意趣。
再看瓶底落款,竟也重工绘满。黄地之上,“万寿无疆”底款四周为九龙纹所包围。九龙气宇轩昂,身躯硕壮,有行撼天地之威,龙形矫健威猛,龙眼圆睁,不怒而威,真是十足九五至尊的派头!
虽然20多年前远远的橱柜之览就已经让我见识到这对瓷瓶的份量,但此次亲手抚触的近距离观赏让我感受到了更多可谓极致的细节。足足把玩二十多分钟,才将对瓶归还放回盒中,不断地发出感叹:这样的至极精美,真是足以代表民国时期瓷器工艺美术的高峰啊!哪怕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形容也不为过!
大饱眼福之余,内心也有疑问,是什么让一个外国人如此不计成本地制作中国瓷器,仅仅是爱好吗?这一段历史的解读、研究仍有许多空白,仍应继续,并受到重视。或者,随之而出的,会是许多在时代前进步伐中,和上海相关的更多故事与记忆。
责任编辑:张奂雅
转载请注明来源
  • 1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