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评论
  • 收藏
海波书房|“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
陈海波
向作者提问
来源:政协联线 | 2019-10-23 13:58 字号
10月的阅读书单,要推荐的是来自英国著名艺术史教授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这大概也是我近几年来私下和各种讲座中推荐频率最高的一本书。整书第一篇导论的第一句话是——“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
这句话的流传度很高,大家的解读也各不相同。但有些人对这本书的了解仅限于此句“网红名言”。实际上,若我们继续往下看就会看到,贡布里希接着还说道:“应该要大大的感激艺术家们互相超越的野心,没有这种野心,就没有艺术的故事。然后,艺术的历史才开始具有意义。”
关于艺术与艺术家,关于传统与创新的争论,其实并不是最近某次全国美展某个陶艺展区才有的偶发事件,跳脱出个人意见及倾向,放眼艺术史看这样的唇枪舌剑,会发现如此般你来我往实际上数不胜数,并且这些“争论”都会在艺术史的发展轴线上留下痕迹,人们对这样的痕迹分析探讨,在各不相同的“野心”催化下,从锋芒对战到回顾总结,最终将繁荣和促进的其实是整个大环境。
而无论是参与者还是旁观者,如果我们彼此都能从这些“争论”、“对话”中学习思辨,学习用历史的眼光看待艺术和艺术家,学会欣赏与互学互鉴,那么想来一定会有助于走出迷失和狭隘,让江河汇于大海,创造更蓬勃的生命力,收获更棒的艺术感知力。
艺术的感知力,正是《艺术的故事》这本书的核心思想之一,也是我认为其最具魅力的一点。这不仅是一本描述艺术史的书,更是让人思考艺术史的书。从最早的洞窟绘画直至当今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它无时不刻地点播你要用新的眼光,而不是用枯燥繁缛的术语来学习或重新看待你了解的艺术,以感受到“艺术史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而每一件作品在这历史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
是的,我们常看见艺术家总希望能追求艺术的不断变化,但不断的变化是否等同于持续不断的进步,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种思考,需要建立在对传统的基础认知下进行,这种思考也能把“真正的创新、创意、创造”与“为了创新而创新、没有根基的‘当代性’”更理性、客观地区分开来。
正如《艺术的故事》中,贡布里希有这样的一段阐述:“每个艺术家的的确确都觉得自己已经超越了上一代人,而且在他看来,他所取得的进展是前所未有的。我们不能体会到艺术家在观看自己的造诣时内心的解放感和胜利感,也就不能体会理解一件艺术作品。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主观的进步概念无论有多么重要,也不等同于客观的艺术价值的提高。”我认为,贡布里希对艺术本质和核心问题的思考,将这本书拉到了更高的一个层面。
虽然境界高,层次深入,但贡布里希的文字非常巧妙通俗,面对作品或艺术家,他既不苛刻、又不失理性,公正且客观地引导观众自觉自主地感受。相信这也要感谢范景中先生的翻译,他对原作表达精神的还原十分精准,让这本厚达688页的书籍读来琅琅上口,不晦涩,不故作高深,仿佛促膝相谈般的亲切。不少人读艺术史时都觉得艰难,如啃一块咬不动的骨头。但《艺术的故事》,则用骨头熬出来一锅浓郁的汤汁,品一品,浸润心肺,唇齿留香。
《艺术的故事》在西方被誉为艺术中的圣经,销售量高达700万册,可谓家喻户晓。我目前所阅读的这一版已经是第十六版,来自广西美术出版社。对于许多从事文化艺术领域的朋友来说,相信这本书一定已经不陌生。但如果你正打算好好地了解或重温艺术,或是想在各国的旅行中不再错过博物馆和美术馆里的那些无穷魅力,就建议一定要读读这本书,相信它一定会让你有所收获。
责任编辑:杨一宁
转载请注明来源
  • 1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