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上海文学艺术奖获奖艺术家们登台领奖,吐露心声
上海文联
向作者提问
来源:政协联线 | 2019-10-17 15:53 字号
时隔五年,上海文学艺术界再一次迎来万众瞩目、大师云集的盛会。
10月16日晚, “为人民讴歌,为时代立传”,第七届上海文学艺术奖颁奖典礼在上海大剧院隆重举行。上海文艺界人士齐聚在这里,见证10位卓越的文化名家获得上海文学艺术领域的最高荣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上海孕育诞生了一大批卓越的文艺工作者。上海文学艺术奖正是上海文学艺术界的最高奖项,以此表彰和奖励为促进和繁荣上海文学艺术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作品。
颁奖礼上,获得“终身成就奖”的王文娟、何占豪、陈少云、周慧珺都来到现场领奖并发表感言,黄宗英因身体原因由儿子代领。获得“杰出贡献奖”的辛丽丽、张静娴、陈燮阳、茅善玉、韩天衡都在领奖同时发表感言。颁奖典礼最后,30位入选“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 的青年文艺工作者一起登台,以朗诵《为人民讴歌,为时代立传》表达心声。
【终身成就奖】
王文娟
颁奖词
她是越剧旦角艺术当之无愧的代表性艺术家,她创作的艺术形象丰富了中国戏曲的人物,主演的许多剧目被视为中国戏曲保护的艺术瑰宝,尤以《红楼梦》风靡大江南北,雅俗共赏,历久弥新。其塑造的林妹妹已成为名著改编的不朽经典。其创立的王派艺术委婉典雅,秀美深沉,行腔细腻,朴实淳厚,注重女性情感世界的深度刻画,为越剧表演注入了崭新的时代气质,为越剧发展作出了影响深远的历史性贡献。
今年94岁的王文娟一身蓝衣,一头华发登台,显得非常精神,这位“90后“的林妹妹如今依然每天读书看报,每周有学生从全国各地来,她都愿意倾囊相授。她说:“平时我常常对我的学生讲,台上演戏我是不怕复杂,台下演戏我只求简单。这是我一生的信条。”
“今年国庆节我特别观看了国庆阅兵,内心非常的激动。我确实是个有62年党龄的老党员了。我和共和国一起长大的,是党把我培养成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让我明白有了国才有家,才有了今天的生活,才有了今天的王文娟。”
何占豪
颁奖词
他让来自乡野草泽的民间曲调、民间戏曲,庄严地登上了全世界的音乐殿堂。由他和陈钢合作的小题琴协奏曲《梁祝》,以优美动人的旋律,再现了中国爱情传说的美丽凄婉。他终身以“外来音乐民族化,民族音乐现代化”为己任,身兼作曲家指挥家的双重身份,驰骋在古典交响、民族器乐、戏曲音乐、流行歌曲的广袤大地上,创作演出了许多富于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引领风气的音乐作品,为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上海,开启一扇音乐的大门。
86岁的何占豪登台后说,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上世纪50年代,还是上海音乐学院学生的何占豪和同学一起去农村演出。农民朋友们向他们表达了对越剧、沪剧等传统戏曲音乐的喜爱,他们的话深深印刻在何占豪的心里。后来他与陈钢、丁芷诺等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合作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其主旋律就脱胎于越剧的曲调。
他说,“我觉得中国老百姓是有音乐才能的,许多民歌、戏曲都是老百姓创造的,而不是哪一个作曲家、哪一个学院派教授创造的。我们这一代音乐人都坚信,艺术要为人民服务,要接地气,老百姓不夸赞你的作品,得再多奖也没有用。用人民群众熟悉的音乐语言创作,我想这就是人们喜欢《梁祝》的原因所在。”
陈少云
颁奖词
他以60年不懈的努力,全面继承周信芳开创的海派文化最具代表性的麒派艺术表演体系。他把麒派艺术苍凉慷慨的精髓,结合自身特点,融入到《狸猫换太子》《萧何月下追韩信》等一系列新剧目和新人物创造中,形成了外朴内秀的艺术风格。写下了麒派艺术新时代的新华章。他信奉梨园“戏比天大”信条,演出时三根肋骨断裂,依然坚持演完。他言传身教,带教麒派青年艺术家,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认认真真演戏,堂堂正正做人。
陈少云领奖时,说起了他心中的麒派艺术精神,其精髓在于“真情实感,浑身是戏”,而不断创新更是周信芳最重要的演剧精神。他说,“周信芳大师生前就是不断创造新的角色,并且在表演中融入时代感。这些年,我在继承麒派艺术精髓的基础上,将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海派精神融入到剧目的创排和演出过程中,相信这也是周信芳先生愿意看到的。”
从2014年荣获上海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到今年荣膺“终身成就奖”,陈少云这五年最想和大家分享的事情,是2017年由他主演的新编京剧《萧何月下追韩信》被拍摄成3D全景声京剧电影。这部电影是麒派艺术传承的一部分,是圆了周信芳大师一个生前没能完成的梦想。当年,这部戏可谓轰动上海,誉满全国,有“满城争唱萧相国”之说。“我能把周大师的这部经典搬上银幕,看到我们中国传统京剧走向世界、焕发新生,能让更多人欣赏到‘麒派’艺术的魅力,真的是三生有幸。最后我想说,上海是麒派艺术的发源地,我要把它好好地传给下一代。”
黄宗英
黄宗英之子来到现场替母亲领奖
颁奖词

16岁主演话剧,由此开启70余年漫长的跨界文艺生涯,表演青春,展现了新女性青春向上的时代气质。带着表演艺术家的灵动才情,天马行空不拘一格,散文化的报告文学作品,关注重大社会,深刻影响了几代人。
大屏幕上,黄宗英说,我其实只有初中文化,但我喜欢写写弄弄,所以成为了多面手。
因为身体原因,黄宗英未能来到现场,她的儿子赵佐来到现场替母亲领奖,并代表她读了获奖感言:“上海颁给我终身成就奖,我很高兴。此时此刻,我要对巴老、佐临和所有的师长们说:学生没有让你们失望,小妹做到了!我要感谢上海的观众和读者,对我将近一个世纪的厚爱;我要感谢党,对我将近一个世纪的教导;我要感谢这片土地,感谢人民,对我将近一个世纪的抚养;我鞠躬。”
周慧珺
颁奖词
她是中国当代书坛大家,她师从名家,具有深厚的传统书法功底。上世纪70年代,其处女作《鲁迅诗歌选行书字帖》创下160多万册发行记录。近年更捐出2500万元稿酬,成立书法基金会,为中国书法的光大传承做出贡献。
大屏幕上,周慧珺说,我最大的幸运就是我选择了书法作为我终生的职业。
81岁的周慧珺坐在轮椅上登台,因为身体原因,她的学生李静代表老师表达了获奖感言。
李静说:“五年前,也是在这个舞台,老师在领取杰出贡献奖时说,自己的一生很简单,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书法,这是她最大的快乐,她无怨无悔。她感谢上海这座伟大的城市给予她的厚爱。两年前,她个人捐出2500万,用于激励年轻人为振兴海上书法而努力拼搏。她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传承和弘扬书法尽绵薄之力’的承诺,是我们晚辈学习的榜样。”
【杰出贡献奖】
辛丽丽
颁奖词
从白天鹅到白毛女,作为舞者,她舒展大气优雅,用足尖演绎了海派芭蕾的无限风情,开启了中国芭蕾国际得奖的先河。作为上海芭蕾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她引进国外优秀版本和导演,为上海芭蕾积聚了丰厚的经典剧。她全力推动外来艺术的海派化民族化,催生了一批久演不衰的原创芭蕾舞剧,为上海芭蕾引得广泛国际声誉,培养了一批蜚声海内外的青年舞蹈家。
辛丽丽表示,“这个奖让我感受到了我的责任。芭蕾舞的发展就像种树,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成材,需要不断浇水培育。我觉得,这个奖不是颁给我,而是我们这一批芭蕾艺术工作者的。多年来,上芭始终在努力探索如何让中国芭蕾在海派文化的滋养下呈现出极大的丰富性,让世界观众通过欣赏中国芭蕾来加深对中国的认识。所以,这些年来,在传承古典作品的基础上,我们也推出了许多原创作品,用芭蕾讲好中国故事。这些优秀的原创作品‘走出去’以后,吸引了近百万外国观众走进剧场,打响了中国文化品牌。芭蕾这门艺术,最需要的就是传承和培育,对于我来说,拿到这个奖是新的开始,前面路还很长。”
张静娴
颁奖词
作为昆剧旦角艺术的代表性艺术家,她守住初心,传承薪火,不绝如缕。她师承名家,戏路开阔,是《长生殿》上一往情深的绝色佳人杨贵妃,是《班昭》中寂寞青灯下奋笔疾书的女史官。她既是古典文化的守望者,也是艺术创新的开拓者。在昆剧的传承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她是当之无愧担当者。
张静娴表示,“知道喜讯的时候,我挺意外,因为退休好多年了,到了今天这样的年纪,还能够获得这样的殊荣,格外地珍惜,格外地感谢。回想新中国的成立,我的成长,我的命运是与之息息相关的。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使古老的昆曲生机勃发,欣欣向荣。那么今年也是我从艺整整60周年了,我将继续和所有的昆曲人一起团结奋斗,不辱使命,不负众望,更要牢记我们习总书记的嘱托,‘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古老昆曲的传承和发展,工作越做越好,脚踏实地地行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
陈燮阳
颁奖词
他是中国交响乐的发展缩影。他的指挥激情奔放、华丽辉煌,同时不乏深沉细腻。交响乐,舞剧、歌剧、民乐演出,国家重大文化庆典和世界各国音乐殿堂,都有他活跃的身影。他是中国指挥、录制贝多芬全集和朱践耳全集的第一人。他是演出、推广中国交响乐原创作品最为热烈的文化使者。
陈燮阳表示,“首先要感谢大家对我艺术生涯的肯定和鼓励。今年国庆期间我参与了《奋斗吧 中华儿女》的指挥工作,遥想我第一次正式指挥时是26岁,指挥乐团为芭蕾舞剧《白毛女》配乐,那次演出正好也是在国庆节。如今总有人问我,要成为一名出色的指挥家,应该具备哪些条件?我想最重要的是做人,因为指挥要和很多人打交道,如果你不尊重乐手,不尊重观众,那就是不尊重音乐。而管理院团也是如此。在上海交响乐团工作的24年里,从推行‘音乐总监’制度、提出‘全员合同聘用制’,到招募国外演奏员、成立交响乐爱好者协会与基金会,上交一直在创新中发展,这是我最大的欣慰。最后,作为一个指挥,我要继续工作到大家满意为止。”
茅善玉
颁奖词
少年成名,一曲《金丝鸟》四十年魅力不减。她扮相秀美,嗓音甜美清丽,演唱富于时代感又不失乡土气,戏路极为开阔,从艺四十年,塑造了一批个性各异、风采照人的女性形象。近年更以《敦煌女儿》等一批新作和戏曲电影《雷雨》,显示了其开阔博大的大家风范。她积极打造了一系列普及沪剧深入人心的文化品牌,让上海的声音更响亮。
茅善玉表示,“国庆35周年大典时,那时候我才22岁,坐在‘沪剧《姊妹俩》’花车上走过了天安门。35年过去了,今年再次受邀和文化界代表一起登上‘中华文化’25号花车,参加我们的国庆大典。我觉得我不仅代表自己,更代表着身后的整个行业和团队。记得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时,总书记问我:‘沪剧是我们上海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剧种,你最近在创作什么戏呢?’我马上回答:‘我们想做《敦煌女儿》。’总书记说:‘这个有意思,祝你成功。’总书记的关心和关怀,给了我们很大的激励和鼓励。我们要创造更多反映当下、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好作品,正能量的、主旋律的。特别是在打造沪剧《敦煌女儿》的整整八年里,我和樊院长已经成为了非常特殊的朋友,樊院长和我也已经成为了忘年交。这一段经历让我更感受到,也更加明白了我们一个文艺工作者应该有的责任和担当,更让我明白了一个艺术工作者所要扛起的责任担当与‘匠心’精神。所以我会以此奖项为鼓励,更加努力拼搏。”
韩天衡
颁奖词
他是篆刻、书法、绘画、艺术理论、书画鉴藏皆精之一代通才。四岁学书,六岁刻印,师从众多名家大师,入艺凡七十六载。其印大开大合,新意盎然。尤以白文点划遒劲,霸气十足,一时印坛韩流滚滚。其书富于金石味,其画集古典与当代于一体。他继往圣之绝学,精于篆刻史论研究,著作等身。于草篆书写,鸟虫篆复兴,贡献巨大,为优秀传统文化当代复兴倾注巨大心力。
韩天衡表示,“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的文艺工作者,在普天同庆我们伟大祖国70年华诞的时候,我能够站在这里,真的有一点小的兴奋。所以我非常感谢我们的党,感谢政府,感谢厚爱我的同行。兴奋是暂时的,奋斗是永远的,是一辈子的。我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刀笔观照时代,作品应有担当。为弘扬传统的优秀的文化艺术,为更好地发展繁荣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入选“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 的青年文艺工作者一起登台朗诵
责任编辑:杨一宁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