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评论
  • 收藏
朱训:我的十年政协生涯
朱训/人民政协报  
2019-10-17 08:16 字号
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辑了《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纪事》一书,邀请历届全国政协委员中的代表人士回忆他们“亲历、亲见、亲闻”的政协故事,目的是记录人民政协辉煌的发展历程,展现政协委员不懈奋斗的风采,增进思想共识、凝聚奋进力量,为人民政协在新时代更好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挥应有作用。
他们的故事,既是个人经历,也是人民政协发展历史的记忆。我们将陆续摘要发表其中的文章,以飨读者。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和人民政协的成立都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大事件。作为一位耄耋老人,我都经历了它们的成立,特别是有幸作为一名在人民政协工作了10年的政协人,亲自参与了人民政协的建设和发展。能到全国政协工作,这是党中央和全国政协对我的信任,我感到十分荣幸,尽管这10年工作很辛苦,但留下了很多值得回味的回忆。将我参与人民政协的一点工作撰写出来,作为对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的贺礼。
奉命调到全国政协
故事还得从我1994年奉命调到全国政协担任秘书长说起。
1994年的早春3月,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在干了42年地矿工作之后,党中央又决定调我到全国政协任秘书长工作。
这是我一生中从化工技师转为地质队员之后的又一个很大的转变。从进行决策的部长岗位到搞好服务、当好参谋的秘书长岗位,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从事地矿工作主要是与地球和石头、自然打交道,而政协主要是做联络人、团结人的统战工作,秘书长则主要是为政协领导和委员们服务,主要是与人、与社会打交道。
那也是3月下旬的一天,如同从江西地质局调到地矿部的时间一样,好像正巧也是3月23日,是一个晴朗的上午,突然接到地矿部值班室转达中央办公厅通知,通知我立即到胡锦涛同志办公室去,去干什么也没有说。到了胡锦涛同志那里,锦涛同志对我说,他是受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和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同志委托与我谈话的:“由于时任全国政协秘书长宋德敏同志患病不能坚持工作,而工作又急需人顶替,中央从个人资历、学历、修养、性格等方面考虑,决定派你去任此项工作。”当时我毫无思想准备,做梦也没想到在从事地矿工作42年之后,已进入花甲之年之时,党又交给我一项新的重要任务。
平心而论,我舍不得丢下地矿工作,舍不得离开地矿战友,不仅因为热爱地矿事业,更重要的是还有一些重要的事需要做还未来得及做完。但作为一名有半个世纪党龄的老党员,深知党的需要高于一切。当即向胡锦涛同志表态说:“我是搞地质出身的,从事地矿工作40多年,年龄也大了,到政协工作不一定合适,如果中央已经决定了,作为共产党员我无条件服从。”胡锦涛同志听后说:“好,就这么定了。”之后,时任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同志、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和吴学谦同志、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同志又先后与我谈了话。就这样,我本着干一行就要学习一行、干好一行的信念,走上了全国政协秘书长和政协机关党组书记的岗位。
1998年全国政协换届时,中央又决定我改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直到2004年在全国政协机关离休。
回忆政协这10年工作,在中共全国政协党组的领导下,在政协机关党组一班人共同努力和政协机关干部职工的大力支持下,主要做了以下8个方面的工作。
学习研究中央关于政协工作的方针政策
学习研究中央关于政协工作的方针政策是我到政协后所做的第一件事。
政协工作对我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也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统战工作。因此,不仅要在思想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而且要对中央有关政协工作的方针政策,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关于人民政协工作的论述要弄懂吃透,并在实际工作和日常活动中准确地加以把握。
为此,我到政协之后,白天处理机关日常工作,搞好各项服务,利用晚上和一些节假日来学习研究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人民政协工作的论述,花了较多时间和精力认真细心地学习了邓小平同志关于人民政协的一系列指示。通过学习,我发现和认识到邓小平同志关于人民政协的一系列论述已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于是,我大胆明确地提出“邓小平人民政协理论”这一概念,并在我撰写的《邓小平人民政协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一书中,对这一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框架结构和基本内容作了系统的阐述,还利用一些机会在机关干部和政协系统干部培训班上进行宣讲。有关这方面的论文,如《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的指南——学习邓小平关于人民政协的理论》一文,曾在中宣部等单位举办的全国学习《邓小平文选》研讨会上获优秀论文奖。这篇论文同时也获得中直机关论文优秀奖,并在1997年第6期《求是》杂志上发表。
加强机关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
加强机关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是我到政协之后做的第二件事。
政协的主要职责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为了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需要,使各位委员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和权力,在时任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同志领导下,对人民政协章程进行了修改,同时对原来的政协工作《暂行规定》根据新的形势也作了修改补充,并报请中央批准,以中央文件形式下发各地执行。为了便于各位委员和政协机关工作人员更好地了解政协历史和系统学习政协知识,还组织机关干部编写出版了《中国人民政协全书》《政协委员手册》,受到各位委员的欢迎。
此外,还完善了各种制度。如出席会议人员按座签对号就座制度,建立能让政协领导及时了解政协工作动态的“值班日报”制度和公开透明的干部考核评议制度,创办《政协信息》刊物,对于提高机关干部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加强社情民意的搜集与反映工作、发挥党和政府与政协委员之间的桥梁作用都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改善机关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和干部培训条件
改善机关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和干部培训条件是我到政协后做的第三件事。
政协机关原来的办公条件和生活条件都比较差,在时任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同志的直接领导与指挥下,政协办公厅积极组织实施政协大楼兴建和政协礼堂的翻修工作,并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完成了这一任务,大大改善了政协机关的办公条件。为了改善干部培训和休假条件,经请示主席们同意,我们对北戴河干部培训中心进行改造和扩建,并得到中编办批准同意后,将北戴河干部培训中心由处级建制升格为局级单位。同时,经与国务院外国专家局商定将两家的海边浴场加以对换使用,从而大大改善了干部培训和休假条件。
我到政协后不久,发现不少同志中午吃饭比较马虎,有的同志从家中带饭盒,有的同志就胡乱凑合一顿,这样对大家身体健康极为不利。于是,便和机关后勤部门同志们一道商量,大力抓了食堂管理工作,从而使食堂伙食得到大大改善,受到机关干部和主席、副主席们的普遍称赞。
政协机关职工住房原来也比较紧张,为了改善政协机关和各民主党派机关职工福利住房条件,我在秘书长任期将满换届之时和国家将要废除福利分房制度前夕,跑到国家计委那里申请两亿元资金作为建宿舍之用。时任计委主任的陈锦华同志说:“朱训同志,你就要离开秘书长岗位了,还在为机关职工谋福利,这笔钱说什么都要支持你。”后来,用这笔资金兴建了4万多平方米的机关干部和民主党派职工宿舍,从而进一步改善了机关和民主党派职工的住房条件。
陪同主席出访
陪同主席出访是我到政协后做的第四件事。
任秘书长期间,我有幸陪时任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同志到欧洲、亚洲、南美洲和大洋洲一些国家进行友好访问。陪同出访的任务是非常繁重和辛苦的。出访前的方案制定等准备工作和出访期间的行程、安全保障等工作是很费心的。每次出访都非常担心,直到出访归来,飞机落地,才放下心来。
陪同出访的收获也是很多的,对一些国家的国情、文化、风土人情增加了很多了解,学习了很多外交知识,同时也与一批一道陪同主席出访的同志们结成了好朋友。
开拓港澳台侨委员会工作
开拓港澳台侨委员会的工作是我到政协后做的第五件事。
专委会工作是政协工作的基础。做好港澳台侨委员会工作,对于团结广大港澳台侨同胞、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这方面,在处理日常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事务的同时,一方面尽专委会力所能及帮助港澳台侨同胞办了一些实事,为他们在大陆创业过程中排忧解难,受到港澳台侨同胞的称赞;另一方面,又积极开拓工作领域和改进工作方法,加大请进来、派出去的力度,扩大与港澳台侨同胞联系。几年间,委员会每年均邀请几十个由港澳台侨人士组成的各种团组来观光、参观、考察、视察和参加各种庆典活动,同时又开创性地组织小型团组到世界华侨华人聚居的国家去了解侨情、听取侨声、反映侨意,向他们介绍祖国建设成就和人民政协情况,鼓励他们加强华侨华人内部团结,加强与所在国人民的团结,为所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为祖国的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作出新的贡献。
港澳台侨委员会在加强与中央有关涉台、涉侨单位协作开展重大活动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起初积极推动与参加中央“五侨”(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国务院侨办、中国致公党、中国侨联)的协作活动和确立每季度一次联席会议制度。对全国侨务工作更有成效地开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根据“五侨”的协作经验,我向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同志和国务院台办建议,中央涉台单位也可效法“五侨”模式,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和协作制度。这一建议很快得到钱其琛同志批示同意,并由国务院台办牵头,建立有民革、台盟、台联、中共中央统战部和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等6家涉台单位参加的“六台”联席会议制度和协作制度,并开始活动,共同商讨对台工作,协调行动,为加强对台工作,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共同努力,这也是一个重要突破。
加强与地方政协联系和指导工作
加强与地方政协联系和指导工作是我到政协后做的第六件事。
在这方面,我们采用4种方法:一是与地方政协联合调研,二是召开地方政协港澳台侨工作经验交流会,三是举办地方政协港澳台侨干部培训班,四是分期分批邀请地方政协主席到北戴河干部培训中心进行经验交流。这些做法不仅密切了全国政协与地方政协的联系,而且进一步增加了上下左右之间对工作的了解和友谊。
与世界经济社会理事会建立联系
建立与世界经济社会理事会的联系是我到政协后做的第七件事。
为了发挥人民政协的优势,开展人民外交,为我国外交事业大厦添砖增瓦,我们于1995年通过我国驻法国大使联系,在法国高层具有重要影响的世界经济社会理事会元老、法国世界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长马泰奥利的引荐和我驻葡萄牙大使的邀请下,中国政协以观察员身份出席在葡萄牙里斯本召开的世界经济社会理事会大会。于是,我和鲍道崇于1995年赴葡萄牙,并与我国驻葡萄牙大使范国祥一道作为代表参加了世界经济社会理事会大会。大会一致选举和同意中国政协作为世界经济社会理事会成员,并同其他成员国一样,拥有担任轮值主席的权利和义务。稍后,通过一段时间的筹备,于2001年成立了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以及为其服务的秘书处。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陈锦华、王忠禹、王刚、杜青林等同志,先后担任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主席。自此,中国与世界经济社会理事会建立了固定的联系。
履行委员义务
在全国政协工作期间,除了秘书长和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这两个身份之外,我还有政协常委的身份。作为政协委员,我也尽力履行委员的义务,积极参加调研、视察、提提案等项活动。这是我在政协期间做的第八件事。
几年间,我陆续提了20多件提案,有的作为第一提案人,有的是附议他人的提案。其中,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的建议、减轻矿山税费负担的建议等一些建议已得到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关于尽快制定鼓励商业性地质工作政策的建议》和《我国矿产资源的严峻形势及对策建议》被全国政协评为第九届全国政协优秀提案。我在全国政协九届五次大会上所作的《要像重视“三农”问题那样重视“四矿”矿业、矿山、矿城、矿工问题》的发言,受到中央领导、全国政协、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我还在国内较早地对建立国家石油等能源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制度、支持矿业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支持矿工棚户区改造等问题进行长期研究,并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向党和国家提出建议,得到国家采纳、转化为政策付诸实施。
人民政协事业进入新时代
时光荏苒,现在我们国家迈进了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同志担任党的总书记后,一直高度重视人民政协工作,对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指示,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首次阐明新型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着重强调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深刻揭示了人民民主的真谛在于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揭示了“中国之治”同中国政治制度的逻辑联系,凝结着坚持好、发展好人民政协制度的深邃理论思考,是党的人民政协理论的最新成果。十三届政协以来,汪洋主席对人民政协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和新指示。这些都为今后的人民政协工作指明了方向,开辟了更广阔的道路。
现在,我虽然早已离休,离开了人民政协工作岗位,但我相信人民政协事业在党的领导下,在一代又一代政协人的努力下,一定会走向更加光明、更加灿烂辉煌的未来。
(写于2019年4月)
(本文选自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辑《人民政协70周年纪事》(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作者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秘书长,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原地质矿产部部长。原题为《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纪(四)我的十年政协生涯》)
责任编辑:陈睿
转载请注明来源
  • 1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