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海波话瓷|从鉴宝节目,浅谈陶瓷的“仿”与“伪”
陈海波
向作者提问
来源:政协联线 | 2019-09-11 12:35 字号
周末看电视,偶然瞥见某档“鉴宝”节目,一件瓷器“藏品”粗假滥俗,却能在某些专家口中脱胎转世,实在对此感到不屑。用句当下的时髦话——都9102了!还在欺骗观众呢!
不过,转念一想,这些节目之所以能够存活至今,甚至愈发在各地各台开花,必然也是因为有大批观众心甘情愿为这类题材“买账”。事实上,一些鉴宝节目之歪风,多年来已屡屡受到揭露和批评,为什么大家仍然对之抱以热情呢?
从积极的角度看,这表现出艺术收藏持续受到许多人的关注,市民们亦仍希望通过“专家”了解更多相关知识;但从另一方面,则不得不感叹于这些节目费尽心思的“新套路”——一边“打假”,一边“造假”,明明是一件再假不过的艺术品,偏要大登台面,通过各位专家竭尽眼力的点拨,为自己塑造可信的形象。
可怕就可怕在,“打假”媒体也“造假”,专家们一会儿看起来义正言辞,一会儿竟又睁眼瞎说,想来,其背后难以道清的利益存在、以及剧本式的节目设置还是为娱乐、为收视、为利益不负责任的表现。作为拥有快速传播能力的平台,错误的引导,缺乏严肃审核,无疑将成为最有力度的反面教材,这对社会收藏意识、艺术市场的发展皆有百害而无益。
艺术品的真真假假,当然是收藏投资中的关键问题。但我觉得对“仿古”和“伪作”应有正确的认知与态度。
就拿陶瓷来说把,瓷器的仿制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和食品造假、工业造假不同,瓷器古董的仿制是这个产业几千年来一直存在的艺术生产方式,它几乎算得上是瓷器产业中的一部分,养育过无数瓷人,某种意义上,也有着继承、整理、综合、演绎的特殊意义。历朝历代追寻前朝佳品而花费巨大心力刻意复制亦是帝王之令,宋代文人好古,明中叶后蔚成风气,清乾隆帝更尤是如此,宋汝窑青釉、明成化鸡缸杯,因此更生“乾隆仿古御制”的官窑款。
清代画家王原祁曾言:“画不师古,如夜行无烛,便无入路,故初学必以临古为先。”仿,有学习引用之意、有传承恢复的目的,而今它又是平民百姓收藏天价艺术品的一种途径。
元青花大罐鬼谷子下山是世界最昂贵的青花瓷器,拥有2.3亿的惊人身价,但这一孤品在景德镇却有数万个兄弟,高至万元、低至百元,各类档次应有尽有。百姓买来把玩、做一陈设都是极为自然的事情,也没有人会持这样一件大罐大言不惭:“这是一件真正的元青花”。大家都能分辨,这是无稽之谈。大家能够分辨的真品、仿品,仍自主发生购买行为,是出于爱好、出于兴趣,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一享顶级艺术品的魅力,为生活增添一丝品质。
伪,则有欺骗之意,是将乱真、做旧作为淆乱真假的手段,通过刻意模仿误导购买者,在流通领域、市场中牟取暴利。靠眼力论成败是艺术收藏不变的游戏规则,如何在不保真的拍卖中购得真品佳品,如何在鱼龙混杂的市场中选优劣汰,说到底还是要靠大众的眼力、知识以及经验。
而在这一点上,鉴宝类媒体节目似乎起到巨大的作用,应当给公众营造一个学术而非纯属娱乐的知识平台,做有实质内容而非比拼收视率的鉴赏节目。老子的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同样的,告知大众一个并不完善的结论,不如传授大众分辨的眼界和方法。而这需要前提,即我们“打假”的主流媒体是否真的能够先做到自己“保真”,自己能否够格,是否严谨。
当然,对于当代瓷人、艺术家来说,迫切思考也是必要的。中国陶瓷的发展已经进入新的格局,面临的不仅是国内各个产瓷地的追赶,更有各国不断发展的陶瓷生产和艺术创作摩拳擦掌、试图成为新一代瓷界霸主。如何能够利用传统、大胆创新是一个永久的课题。
目前,从事仿古的艺人仍有不少,也有很多年轻人将会为之奉献青春、乃至一生。我想,他们值得更深地挖掘自己的能力,为中国当代艺术瓷器展开一片新的天地。对于购买瓷器的大众而言,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切莫让利益蒙蔽双眼,唯有“认识瓷器”才将是你们最有力的保障。
责任编辑:杨一宁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