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评论
  • 收藏
海波随笔|上海油雕院里的“相对距离”
陈海波
向作者提问
来源:政协联线 | 2019-09-07 13:53 字号
上海油画雕塑院离我办公室很近,不到5分钟的车程。所以常常趁着午间时分,一个转身,就能把自己从工作状态扎进艺术海洋,享受片刻。尤其是近两年,从吴湖帆文献展、当代雕塑研究展,到油画学术系列展、上海高校教师陶艺展等等,馆方策划的高质量展览一个接一个,颇有吸引力。
油雕院的入口在金珠路上,金珠路并不宽,街对面是家电信营业厅,人群来来往往,门庭若市。于是,金珠路一侧是满满接地气的生活味,另一侧则因油雕院大隐隐于世的存在和其厚重有力的建筑体量散发着截然不同的沉稳气质。
偶尔去营业厅办业务,拿号等待的期间,我也常会隔着马路欣赏油雕院的外立面——那是一组由单块长3米、宽2米的混凝土墙块所构成的建筑艺术,棱角分明,气质干练。混凝土墙块整体呈灰色调,但每一块的颜色肌理各不相同,像极了油画和雕塑中那些细致入微的明暗变化和角度处理。总之,呈现出一种“和而不同”的自然生动之感。
展馆入口,离街边近在咫尺,且几乎与路面相平,没有做任何台阶去建“高门槛”或是与周围环境做明显的切割,显得有融合力、平易近人。唯有一张巨型不锈钢网从街边斜插入整座建筑,创造出一个别致的气口,巧妙的延伸空间并做出“引导”,低调地、静静地、等待志同道合者的到来。我想,如果你第一次经过那里,一定会被这座建筑所吸引,忍不住抬头观摩一番的。
昨天(9月6日),油雕院又有新展开幕,其油画学术系列展的最新展览“相对距离”如期而至。受策展人、该院理论研究室江梅主任之邀,我亦再一次走进馆中,大饱眼福。
这次联展的两位主角——艺术家石至莹与鲁丹,一个生于70年代末、一个生于80年代初,目前都任职于上海油画雕塑院油画创作室,在上海新生代画家中极具绘画表现力和个人风格。展出的作品亦十分有新意和思辨性,围绕“相对距离”这一主题,两位艺术家从“物”出发,以不同物象和描绘手法展现着自己,或者说这一代人,对于“物质、生命、微观、宏观、时间、空间”等主题的差异化思考。物与物的交流、人与人的对话、精神与思想的探索,从墙上到墙下,就此展开。
油雕院的内部空间亦为观赏这些作品加分,材质、构造、以及馆中那座架空轻盈的楼梯,皆营造出纯净质感。在这样的环境中,艺术品仿若在沁人心脾的空气中,舒畅地呼吸着,从容地把心情娓娓道来。
没有记错的话,上海油雕院自2010年扩建完成至今正满10年,而这10年亦只是油雕院历史中的一部分。作为新中国第一个以油画、雕塑为主体的专业创作和研究机构,自从1965年成立以来,上海油雕院始终以积极的态度紧跟时代的发展,纵使曾经历数度变迁与体制转换,也一直兼容并蓄、薪火相传,从“空间”到“心态”,都透露着对于艺术的执着追求与精彩活力。这些力量,来自于一代代艺术家们的聚集与努力,他们不仅为上海油雕院留下一大批宝贵的艺术财富,更为上海油雕院的社会影响力洒下激情与汗水,打下坚定的基础。
如今,多元化的发展思路让年过半百的油雕院依然享有年轻态,更常常让人耳目一新。近些年来,随着许多实力中青年人才的不断输入,油雕院的各项建设也愈发生机勃勃。特别值得肯定的是,馆方对发挥其公共文化服务等功能给予重视,在年轻一代的艺术教育方面、为新生艺术家提供平台与支持等方面都有许多的成绩与影响力,如在8月底刚成功举办的儿童公共艺术教育公益活动——儿童观展与绘画体验活动,便得到了众多参与家庭的一致好评。我想,这也是上海油雕院不断思考美术馆与社会关系、并不断缩短民众与艺术欣赏“相对距离”的一种成功体现吧。
最后,希望我们的政府对于上海油雕院——这一具有巨大历史意义、现代活力的艺术场馆给予更多的支持,让油画与雕塑艺术走进更多寻常百姓家,让更多人感悟艺术之美,领略艺术之精彩。
责任编辑:杨一宁
转载请注明来源
  • 1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