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打造AI生态“上海品牌”,为新技术落地探索最佳路径
刘锟、赖丽芳/解放日报  
2019-08-18 08:46 字号
日前,在第8届中国国际机器人展览会上,一台酒店服务机器人在向观众介绍酒店服务。解放日报记者 赖鑫琳 摄
即将在月底召开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的热度正在不断蹿升。8月14日—15日,作为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会前重要活动之一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创新大赛”(AIWIN)创新加速营,吸引了上百家AI企业及大赛入围项目团队。在这里,他们不但有机会近距离聆听AI大咖们对行业最精准前沿的分析,更有机会在众多投资者面前登台路演,一展公司“独门绝技”。从这些路演项目中,记者深刻感受到,沪上AI界磅礴的创业浪潮,更看到一批蕴藏着巨大能量的小团队、小项目未来将给上海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改变。
卖萌又实用,机器人“人气旺”
“手”端菜盘,来回穿梭在餐厅走道,增添餐厅的“科技感”;到达送餐目的地后,用语音通知顾客取餐,节省了以往人工送餐的时间和雇佣成本;视觉识别出过道上的小朋友,还会打招呼“卖萌”,主动避让……自餐饮机器人在行业推广以来,卖萌又实用的特性可谓赚足了顾客的回头率和“人气”,也得到商家的好评。
路演台上,上海擎朗智能科技展示了其自主研发的餐饮服务机器人,现已广泛应用于海底捞、杭州新白鹿等餐厅。据介绍,该机器人主要采用了基于神经网络和定位导航系统的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的全自主精准定位、自主导航和全局路径规划、障碍物识别和智能动态避障等功能。
“餐饮店员工工作强度大,职业发展空间也相对较小,职业幸福指数也是有所降低的。对于餐饮老板来说,特别是节假日招工难、员工流失率高,针对这一痛点,我们研发了餐饮服务机器人,替代传菜人员的工作,现在我们希望能够重塑餐饮行业劳动力结构。”项目负责人表示,研发和推广过程奉行“效率改变行业”的理念,使送餐机器人主打工作效率。
有噱头、有卖点、还实用,目前餐饮服务机器人已进入加速落地阶段,正逐渐成为众多餐饮企业转型升级的主流选择。
不同于餐饮服务机器人的通用底盘设计,来自上海恒元界机器人公司的人形双足智能机器人,将以身高60厘米、人形站立式双足的特征面世并投入生产,已在教育领域的辅助教学方面有所应用。据公司研发人员介绍,这款机器人在高度、噪音、动力架构、智能系统、避障等技术参数方面高于市场上销售的NAO机器人,“我们的价格也非常有优势,NAO的售价在国内近10万元,我们的市场售价会在它的十分之一左右。”
对于机器人的应用场景,现场点评嘉宾、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总工程师沈磊认为,很多企业都在做人形双足机器人方案,而机器人最好的用处其实在于特殊场合、特殊情景的应用,比如放置了危险化学品等一般人不能胜任的场合。沈磊建议,人形双足机器人的研发进入下一阶段时,“一定要去寻找一个比较确定的应用场景,比如说危险情况下的防火救灾,或者是在灾区现场进行搜索,这类场合靠机器人去做是最好的。”
与众不同才能跻身行业头部
路演中的另一位主角——“AI+金融”领域的项目也“不甘示弱”,相继上台展示各自项目在深度挖掘和分析大量金融数据、智能搜索和智能推荐、为客户提供精准画像等方面的成果。
其中,虎博人工智能金融信息搜索引擎项目主打深度分析金融数据,深入PDF、图表、非结构化文档、结构化数据等文档内部,把一些图表、语义,以及之前深埋在资料内部的数据挖掘出来,同时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分析各种与金融相关的标签、语义等信息,并提供可以让用户通过自然语言交互进行搜索的方法。
事实上,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处理金融数据的过程中,大数据挖掘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运用已成为“必答题”且不容失分。如何在众多项目和解决方案中脱颖而出、最终在市场竞争中得胜,“加分项”便是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不论是顶尖的底层技术水平还是独特应用场景的选择,只有与众不同,才能实现产品差异化,进而拥有跻身行业头部阵营的能力。
同样是“AI+金融”的落地项目——基于人工智能的一站式闭环金融预测营销云,打通了数据与运营之间的孤岛,以金融客户全生命周期运营为出发点,在不同用户周期阶段,对不同的客户分群做精准的营销,从而促进用户活跃度、提高转化率、防止客户流失,最终实现企业运营效果的大幅增长。
“对金融客户而言,对数据的贡献非常保守,当我们去收集某个用户数据做营销时,抓取的个人信息在云上的管理同样面临信息保护是否合规的问题。”对于营销云项目,腾梭科技副总裁陈潇提出的问题是,用户侧,如何实现数据管理和使用合乎相关规定?对于点评嘉宾的疑问,项目相关负责人回应说,营销云的整个方案同时也提供私有化部署,不管是保险还是银行,尤其是银行,一定要用私有化部署,营销云项目也完全支持。
营造AI生态环境“上海品牌”
对于风电系统运维的工作人员来说,台风将至的气象预报无异于拉响了“时刻备战”的警笛,以往需要大量人力进行实地检修,如今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下,风电运维能够做到远程数字化运维全国各大风场的发电风机,提前预测台风将对风机产生的影响,及时对风机进行远程运维……这些已在上海电气风电集团的“风云系统”上得以应用。昨天,风电集团的“火眼金睛—电力输电通道运维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也出现在路演名单中。
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和坚强智能电网的构想,该解决方案实现了输电线路智能运维巡检图像分析、电力智能视频安监与防外破分析和电力从业人员行为智能分析等功能的应用。据介绍,方案的核心技术之一是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学习算法与架构,支持目前主流的机器学习框架,支持第三方模型的无缝接入。同时,平台也集成了目前电力行业积累的海量图片集、机器学习算法和深度神经网络,为在线训练模型和持续优化性能提供有力保障。
“工业产品智能仿真和设计优化平台”项目,则致力于改善汽车、航空航天、船舶、电子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客户的相关产品性能,优化工艺,降低研制成本,为中国高端制造业客户提供“制造+服务”的模式,以期帮助客户降本增效,解决“卡脖子”关键技术问题攻坚,实现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在人工智能技术运用方面,项目负责人介绍说,该平台基于深度学习近似建模技术、启发式的全局优化策略技术、微服务架构技术、可视化仿真流程建模技术、SaaS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为智能制造和智能研发等业务场景提供有力的应用技术支撑。
今年AIWIN大赛自4月25日启动以来,有来自全球的514个参赛项目参与其中,其中45%为A轮及以上项目,尤其是入围的40个项目中35%已具备落地条件。而加速营的初心就是为AI团队赋能及新技术落地探索最佳路径。上海人工智能发展联盟秘书长、市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陆森表示,AIWIN创新加速营不仅是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将打造成为营造AI生态环境的一个上海品牌。当前推动人工智能,很重要的就是需要把未来人工智能发展整体生态体系建设起来。从这一点看,AIWIN创新加速营就显得十分重要。主办方也希望能够持续几年通过大赛、评奖,为各个团队提供相应的载体、投融资、技术、导师团讲解和对接,快速将在上海集聚的人工智能创新企业实现推广和发展。 
(原题为《打造AI生态“上海品牌”,为新技术落地探索最佳路径,一批AI新势力登上创新加速营路演台》)
责任编辑:杨一宁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