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这个不一般的奖颁给了这名九三社员:她说科研中诚实是底线
九三学社上海市委
向作者提问
来源:政协联线 | 2019-07-15 15:26 字号
近日,第十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公布。九三学社社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上海市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孙爱军获得表彰。
中国青年科技奖是在钱学森、朱光亚等老一辈科学家提议下设立的。截至目前,在近1500位获奖者中已有60位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82位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很多获奖者在科技、教育等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7年前,那时的孙爱军刚刚博士毕业,她做了两个决定,一个是从纯粹的临床一线医生转为更多精力投入医学研究;一个是准备加入九三学社,传承“爱国、民主、科学”的精神。
如今,“心中有爱,手里有活,脑中有好奇”的她已成长为优秀的青年学术带头人。
转化医学的独特道路
提到心血管疾病,很多人并不了解它的残酷性,目前在我国,心血管病已成为头号致死病因,心力衰竭的五年死亡率甚至与恶性肿瘤相当。很多患者在冠脉支架植入后,生命得到挽救,但仍有一部分患者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心力衰竭……
在作为一线临床医生的经历中,孙爱军发现很多心血管患者的问题在临床上已经成型,但仍有很多难题有待突破。她一直在努力尝试寻找一些新的干预方式,通过早期预警和防治,来提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孙爱军注重转化医学的理念,即将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治疗连接起来。依托于心血管研究所及中山医院的有利条件,每当心血管病人诊疗时发现一些特殊或疑难病例,研究团队就及时参与进去,探究疾病背后的原因,从而为临床做出针对性的诊断与治疗方案。
当实验研究取得一定成果后,通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医疗服务,孙爱军举例介绍,“我们团队就曾在一些遗传性的心力衰竭病例中,研究发现了中国汉族人特有的几个高危基因,随后通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转化、与企业合作,建立起了高通量的基因测序平台。克服了以前只能采用文献中报道出的西方人特有的高危基因来检测的局限,终于有了自己的易感高危基因数据,这样就提升了检出率。随后,我们心内科开设了高危遗传心血管病的专科门诊,来服务于患者。”
“诚实”,是最重要的底线
在医学领域,年轻医生的成长离不开前辈的指导和教诲。每周一的早会上,孙爱军会与团队成员交流在学术及思想上的新感悟,为了让年轻医生更好地成长,她还组织了每周一次的读文献会,在学习最新科研成果的同时,鼓励大家分享自己的体会,互相激励。
但这份“温柔”的鼓励下,还有另一种“严苛”。
“在科研工作中,我认为诚实是最重要的底线,因为每一个实验数据,都是为了生命,绝不容忍任何虚假,要经得起检验。我对团队里每一个人的要求很高,要志存高远,更要脚踏实地。” 孙爱军坦言。
“有爱,有活,有好奇”
科研工作者的“常态”是,面对一个个问题产生的无数种可能性,去探究背后的原因,在不断探寻中会遭遇失败,但只要鼓起勇气继续前行,会收获一个个有意思的“发现”,在成长的道路上,孙爱军也是如此,“我认为关键是要把握住自己所能做到的部分,持之以恒,然后不断地形成特色。做实验会得出不一样的数据结果,这其实算不上是挫折,如果能够带着好奇去探究数据产生的原因,反而有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成果。这些都需要我们具有坚韧的精神。”
回顾过往的一幕幕,孙爱军感慨:年轻人要成长,需要不断学习。这是一句老生常谈的鼓励,但是她赋予了它全新的涵义,那就是传承。“我是踏着前辈的足迹在不断前行,怎样做到传承,我的理解是‘心中有爱,手里有活,脑中有好奇’,”孙爱军笑着说——
心中有爱,做研究的目的是服务于大众,而医疗行业又尤为特殊,是服务于患者,为他们解决痛苦,所以要带着一颗爱心来做科研。
手里有活,勤劳是我们中国人的珍贵品质,汗水永远不会被辜负,要抱有坚韧的精神。
脑中有好奇,要带着好奇心来看待工作,多思考、多钻研、多动脑,不断创新,才会诞生出新理念、新策略、新路径。
照片中最年轻的九三学社社员
孙爱军与九三学社的情缘,始于2002年。
加入上海心研所后,经葛均波和王克强这两位九三学社前辈的推荐, 孙爱军成为了九三学社的一员。“我特别喜欢九三学社这个大家庭,每个社员在工作中取得了成果,大家都会相聚一起庆祝,分享这份喜悦。”
上海心研所七位社员合影,从左至右:卜丽萍、钱菊英、陈瑞珍、杨英珍、葛均波、王克强、孙爱军。
孙爱军还特别分享了一张上海心研所的老照片,“这是我入社不久时拍的,那时候研究所还在老楼。有一次参与九三学社活动时,我们几位新老社员一同在走廊留下的合影,当时我还是那里面最年轻的社员呢。”
如今,岁月更迭,薪火相承,心研所越来越多的新鲜血液加入了九三学社,老照片上这位最年轻的社员,如今也已成长为心血管病领域的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将这份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创新精神不断传承下去。
2017年,孙爱军与团队合影。
孙爱军,九三学社社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目前担任上海市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美国心脏协会委员(FAHA)、欧洲心脏病学会委员(FESC),Circulation等杂志编委。
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在Circulation,Cir Res等发表SCI论文50余篇。主持10余项国家级、上海市基金。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青年科技奖等科技奖励或荣誉。
主要从事心力衰竭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发现了离子通道基因突变导致心力衰竭的新机制,拓展了传统观点;阐明了线粒体关键酶发挥心肌保护、延缓心衰进展的新机理。
责任编辑:张奂雅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