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早期党报党刊赋予海派文化红色基因
明惠/政协头条  
来源:政协联线 | 2019-07-08 07:15 字号
《热血日报》第二期
《向导》创刊号
《支部生活》第二十六期目录

上海是海派文化的摇篮,也是现代新闻媒体汇聚的重镇。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共中央曾驻沪逾10年,早期党报党刊多在上海创办,它们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广泛动员群众,有力地推动了革命事业的发展。昔日,这些立足于黄浦江畔的早期党报党刊,在生动折射海派文化风格的同时,也使海派文化逐渐融入红色基因。
第一份公开发行的中共中央机关刊物
1922年8月,中共中央在西湖会议上决定创办一份权威性的刊物,广泛宣传党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9月13日,第一份公开发行的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在沪问世,系16开本,刊头下标明为“周报”,总发行机构设于老西门肇浜路(今复兴东路)兰发里3号;蔡和森担任主编,参与编辑和撰稿的先后有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高君宇、彭述之等,毛泽东、周恩来、李立三等也写过文章。蔡和森曾在《敬告本报读者》中申明,《向导》是“中共政治机关报”,又是“中国民众的喉舌”,“是真正代表中国民众利益的报纸”,“是中国劳苦同胞的忠实好友”。
蔡和森主编《向导》近三年,以顽强的精神克服了各种困难,坚持出版150期。该刊出于增强针对性和突出重点的考虑,相继开辟“时事评论”“寸铁”“各地通讯”“余录”“什么话”等栏目。与此同时,蔡和森还自己动笔撰写了大量政论、时评(仅署名“和森”的便达130多篇),无论是五六千字的长文,还是数百字的短稿,都能抓住现实中的重要问题或典型事例作具体分析,说理透彻,观点鲜明,具有说服力。
蔡和森常去工厂,虚心听取大家的建议和批评;为了及时反映读者要求和呼声,他特意在《向导》增设“读者之声”栏目。该刊发行量从起初的3000多份,很快上升到2万多份。
由于政治环境险恶,《向导》编辑部几经转移,发行范围却从上海、北京、广州、长沙逐渐扩大到全国各大中城市,并在巴黎、柏林、东京设立分销处。1925年夏,蔡和森因病离开《向导》编辑部,由彭述之接编,郑超麟承担具体编辑事务;1927年春,《向导》编辑部随中共中央机关从申城迁至武汉,由瞿秋白主编,羊牧之协助编辑,最高发行量曾达10万份,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发生时停刊,共出版201期。
党创办的第一份日报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为了及时揭露帝国主义的暴行,鼓舞群众的斗志,中共中央决定在沪公开出版一份日报。
6月4日,《热血日报》在上海问世,由瞿秋白担任主编,沈泽民、何公超和郑超麟等参与编辑,社址设于北浙江路(今浙江北路)华兴坊(今华兴路64弄)56号。瞿秋白在发刊词中宣告:“现在全上海市民的热血,已被外人的枪弹烧得沸腾到顶点了……热的血一旦得着冷的铁,便是强者之末运。”
《热血日报》系四开四版,采用铅印,每期约1.2万字。该报政治性、鼓动性较强:第一、第二版的“本埠要闻”“国内要闻”“紧要消息”栏目,多登载各报回避或忽视的新闻;第三版的“国际要闻”栏目,专门报道各国工人阶级对我国人民同情、支持的消息;第四版的“呼声”副刊,主要发表短评、杂文和文艺作品等。该报从第二期起,连续一周在头版推出“外人铁蹄下之上海”栏目,揭露上海租界巡捕房的血腥罪恶。
在主编《热血日报》期间,瞿秋白正被上海租界巡捕房“通缉”,但他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那时,他尽管工作非常艰辛,却对妻子杨之华说:“这样工作比在大学讲台上讲课要有效得多。”
《热血日报》是党创办的第一份日报,在“五卅”运动中有很大的社会影响。该报曾在启事中透露:“出版十期,销数即达三万,投稿通信与亲来接洽者,日以百计。”由于帝国主义和军阀的扼杀,该报于6月27日出版第二十四期后被迫停刊。
第一份《支部生活》
1927年夏,邓颖超由鄂抵沪,“受命处理党组织由公开转入秘密状态的许多工作,紧急处理中央机关迁回上海的相关事务”。
翌年下半年,随着在沪中共中央机关的逐渐完善,设立了中央直属机关支部,由邓颖超担任书记。那时,因条件困难,党内读物很少。邓颖超经调研,决定出版一份《支部生活》。中共中央组织部对此提出建议:“《支部生活》的编辑,必须注重在一般同志所需要所欲求解答的问题作编辑的材料,应将过去的记录汇刊的方式改变过来。”
1929年1月,《支部生活》创刊,邓颖超担任主编。该刊系12开本,起初每期印行75册,后根据需要增加数量。为了确保安全,《支部生活》很注意隐蔽性,常采用伪装封面,如1930年5月17日出版的第二十六期封面印着谐音的“志夫新话”。
邓颖超主编《支部生活》期间,很重视从多方面了解党员思想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组织稿件,还发动同志们踊跃投稿。创刊号发表了中央直属机关支部工作纪要,明确目前任务是:“加强政治训练”;“督促工作”;“整顿党员的日常生活”;“讨论参加产业支部工作”;“讨论秘密工作问题”。第三期发表了中央直属机关支部第十七党小组的报告,并有“伍豪”(即周恩来)作的结论。第十五期发表了“伍美”(即邓颖超)的《学习化与研究化》。第三十九期发表了《健全支部生活》和《党员为什么要交纳党费》等。该刊还介绍上海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开展的情况,并发表了许多富有战斗性、建设性的文章。
邓颖超后因工作需要离开了“直支”,《支部生活》仍然继续出版,现在所见最后一期为1930年10月1日出版的第三十九期。它对于从思想上加强早期党的机关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这些早期党报党刊中,有的敢为人先,有的策划精湛,有的编排考究,有的着力开拓,它们既坚持了鲜明的政治立场、办刊宗旨,又生动演绎了海派文化善于创新、引领潮流、追求卓越的特质;它们既奠定了我国党报党刊的优良传统,又使海派文化增添了新的亮点。当今,对早期党报党刊赋予海派文化红色基因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上海这座英雄城市的人文气质。
责任编辑:张雷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