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康定东路八十五号——张爱玲的童年印记
黄芳/政协头条  
来源:政协联线 | 2019-06-14 10:23 字号
康定东路85号大门
康定东路85号 —— 一幢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的独立式花园住宅。透过青砖外墙和红砖装饰的外表,这栋穿越一个世纪的“豪宅”散发出骄傲冷艳的气质,它仿佛一位才华横溢的窈窕淑女,遗世而独立,高贵且孤寂。此处张爱玲的故居——这里浸润着她孩提时代的点滴回忆,无论辛酸或是甜蜜,都犹如胎记印刻在斑斓生命中永不褪色。
与同时期的作家相比,张爱玲是百分百的“官四代”。她的曾外祖父李鸿章是慈禧太后跟前红人、“洋务运动”的领军人物。外祖母李菊耦是李鸿章的长女,她容貌清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20岁出头就嫁给了相貌官运平平、将近不惑之年的张佩纶,这段女貌郎不才的婚姻自然不被世人所看好,李鸿章却对女婿非常满意,并给掌上明珠置办了丰厚嫁妆,康定东路85号就是其中之一。可是张佩纶并未因为攀上高枝而官运亨通,虽有贵为朝廷重臣的岳父扶持,却不谙深似海的侯门游戏规则,最终被光绪帝驱逐回籍,55岁就生病抑郁离世。38岁的祖母无奈带着7岁儿子和2岁女儿离开南京,投奔上海。 即便家道中落,祖母也能依靠嫁妆过着较为体面的生活。张爱玲的父亲张廷重是祖母唯一的希望,从小就受到非常苛刻的教育。张父并不是不学无术的遗少,他有极好的英文功底和颇深的文学造诣,而另一方面,青春期的叛逆和周遭的诱惑使得他内心深处向往纨绔子弟的醉生梦死。
1915年,张父和外祖父李鸿章的好友长江水师提督黄翼升的孙女黄逸梵结为夫妻。1920年9月30日,张爱玲在康定东路85号呱呱坠地。次年11月,张爱玲唯一的弟弟张子静出生。与旧式家庭的重男轻女不同,张氏夫妇对女儿甚是宠爱,对儿子却毫不上心,姐弟俩在家中地位之悬殊可见一斑。可惜这段年幼时光太过匆忙短暂,以至于成年后的张爱玲在追忆彼时彼景时,往事已成惘然。
或许在张爱玲的心里,2岁后搬去的天津才是她的第一个家。因为那个家里有陪她玩秋千的“疤丫丫”,给她讲三国演义的“毛物”,还有忍受她坏脾气的老妈子“何干”。她的四舅回忆说,那个时候的张爱玲非常活泼好动,而用张爱玲自己的话来说,“真的家应当是合身的”“有一种春日迟迟的空气”。
张爱玲所谓的“真的家”,在她童年里只是昙花一现。看似门当户对却三观大相径庭的父母再也给不了姐弟俩其乐融融的避风港,取而代之的是父亲吸食鸦片自甘堕落,流连风月场所,娶回一个蛮横娇纵的姨太太;母亲乐于接受新兴事物,向往文明社会,与小姑一起远赴英国追寻梦想。父母经历的这段貌合神离、分居多年的纠缠岁月最终以一纸离婚协议戛然而止。那一年,张爱玲9岁了,她随父亲再度住进康定东路85号。
张爱玲在散文《私语》中这样描述她的出生地:“我们搬家搬到一所民初式样的老洋房,本是自己的产业,我就是在那房子里出生的。房屋里有我们家太多的回忆,像重重叠叠复印的照片。” 如果说2岁前的康定东路85号给了张爱玲小公主般的童话,那么10岁后的这个家留给她的却是一席残梦。父母分开四年后,张父再婚,夫妇俩钟意躺在烟榻上吞云吐雾。继母不敢得罪大小姐张爱玲,时常拿弟弟张子静出气。父亲乖张暴戾,只要女儿跑出去见生母,就会招来痛打。年少弱势的张爱玲只能一忍再忍,她唯一逃避的方法,就是住在学校尽量不回家。
康定东路85号见证了张爱玲的入世,也见证了她与父亲一起走过的日子。现在的康定东路85号,是“石门二路社区文化中心”。
责任编辑:陈睿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