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从联谊会到高校论坛,我们经历了60次接力
九三学社上海市委
向作者提问
来源:政协联线 | 2019-05-28 14:56 字号
“那天大雨滂沱,我和同济大学的另一位教授都是挽起裤腿奔赴会场。那天三校(复旦、交大、同济)代表主要是就九三基层组织开展的科技咨询和办学工作进行交流,并约定以后加强横向联系,出席的人员并不多。不过,这次会议却开创了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生活的一种新形式——自主发起、横向联合,这也成为了九三学社上海高校八基层联席会议的最早源头。”九三学社同济大学委员会的老主委王季卿教授回忆起第一次会议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34年过去了……
5月24日,九三学社上海市委高校论坛第60次会议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举行,“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高校内涵建设”成为此次论坛的主题,来自上海十余所大学的九三学社社员聚焦于此展开了密集的交流研讨。
九三学社市委副主委、院士钱锋出席会议并讲话。
中共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曹锡康到会祝贺。
钱锋在讲话中指出,教育的现代化不等同于某些单一指标的现代化,它涵盖了教育领域方方面面的整体性水平提升,包括服务国家人民、体现前瞻引领和立足国情世情等。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离不开高校内涵建设,而开展高校内涵建设也必须与教育现代化进程相匹配。此次论坛以“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高校内涵建设”为主题,切中现实,意义深远。
他说,当前,国家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高等教育应当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赋予的历史使命,上海的高等教育也理应在实现教育现代化和高校内涵建设的过程中,对城市各方面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牢牢把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办出与城市发展战略定位相匹配的一流教育,为加快上海建设“五个中心”、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贡献力量。
会上,中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珏应邀作了题为《<上海教育现代化2035>解读》的主旨报告,他介绍了《上海教育现代化2035》和《上海面向2020年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两个文件的特点、起草背景,以及上海教育现代化的思路、目标、实施路径等。
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胡鸿毅在会上作了《中医药现代化与新时代人才培养的使命》的主旨报告,集中探讨了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发展的使命与机遇,中医药文化、科技内核与教育创新,以及课程思政建设的理念、目标与路径。
在分组讨论会上,十余位来自高校的社员或结合教学经历,或结合课程探索,或结合带教中遇到的困惑,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会议室里济济一堂,甚至一座难求。
交流发言中,既有对高校育人作用的宏观思考,也有对更好推行“课程思政”的微观分析,既有对培养特定职业精神、提升学科教学效果的案例研讨,也有以所在大学为样板的深度分析和对中外大学培养模式的比较、思考。
中共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统战处处长王瑞杰到会祝贺。他希望高校论坛紧密结合中共中央对上海发展的要求,紧密结合“四个放在”这一上海工作的基点,不但努力办成九三学社上海市委的品牌活动,更要为助推上海高等教育发展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
社市委副主委吴健生作总结发言。他说,34年来,九三学社上海高校论坛已经成为九三学社上海组织为教育建言献策的重要渠道。社市委将继续立足教育发展需要,努力整合资源,将高校论坛打造成高水平的教育交流平台,完善这一集研讨、资政为一体的参政模式,以实际行动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重要作用。
会议由社上海中医药大学委员会主委张悦主持。
会旗交接仪式上,下一次论坛的主办方社上海大学委员会主委郭长刚从社市委秘书长朱红手中接过了旗帜。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上海市教委高教处处长、社市委教育专门委员会副主任桑标,中共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张艳萍,九三学社上海高校论坛各成员单位统战部门领导、社员代表近百人参加会议。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高校论坛的“前世今生”。
1985年6月,复旦、交大、同济三校的九三基层组织负责人聚集在复旦大学,召开了第1次联谊会,开创了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生活的新形式,成为高校论坛的最早源头。随后,联谊会规模不断扩大,参加的高校也越来越多,1987年,扩大为“七支社”联谊会;1988年,又扩大为“八支社”联谊会。1990年11月8日在上海交大召开的第7次会议规模首次突破100人,会议议题是“10年以来高等教育的回顾与发展”。1992年,随着基层组织的变迁,改为九三学社上海高校“八基层”联席会议。2009年,正式更名为“九三学社上海高校论坛”。
60次会议,60个议题,60次接力。
论坛探索研讨的主题,或紧扣形势和社会关注的热点,或为提案提供了一手资料,或至今仍极具现实意义。
走过60次,让我们重温下这些闪亮的主题……
参考文章:
张晓鹏《九三学社上海高校八基层联席会议沿革略述》
戴红《上海九三学社26年的坚守:“为了凝聚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张奂雅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