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新时代新样子|上海闵行政协:涵养文化底蕴,打造文化名片
政协头条记者 游思静  
来源:政协联线 | 2019-05-17 09:32 字号
【编者按】
干出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样子。
地区政协工作是全市政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中共上海市委坚强领导下,市政协加强对区政协的工作指导,本市各区政协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更好担当新时代人民政协新方位新使命、更好彰显人民政协独特优势、更好增强履职综合效应,持续推进工作创新,着力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工作的质量水平,共同推动全市政协系统工作与时俱进、彰显特色、走在前列。
政协头条推出“新时代 新样子——上海区政协工作创新巡礼”系列报道,全面反映本市各区政协履职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创新成果。

4000年的马桥文化,2000年的春申文化,700年上海县繁荣的历史……上海闵行的城脉与文脉具有独特的区域特色。紧扣闵行文化体制发展的脉动,着力打造多形式区域文化名片——近年来,区政协积极为提升闵行文化底蕴和文明指数献计出力,政协工作扎实有效。
挖掘传承本土文化
闵行区政协始终牢记肩负的文化使命,致力于挖掘本土优秀文化。“发现闵行之美”文史系列丛书是闵行区政协主导并着力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早在几年之前,区政协就组织开展了闵行文化资源的调查,据调查报告显示,作为闵行区文化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历史文献,却未能及时系统整理出版。因此,区六届政协就有了编纂一套文史丛书的想法。
“这项工作于当年3月正式启动,当时召集了本土文史顾问和相关专家出谋划策。”区政协专委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2017年,区六届政协工作开局之初,就开始着手筹划闵行文史资料的编撰出版工作,具体由区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负责编制本届政协文史资料编撰出版工作规划,定名为“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秉承“以人存书”“以书存史”“以史为鉴”的原则,计划每年编撰出版5册,分“民艺乡俗”“岁月有痕”“老巷陈香”“故土之韵”“百舸争流”五辑共25册,五年内完成。
“闵行的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应着力挖掘,传承闵行文脉,打造‘文进万家’的‘德厚闵行’。这一文化使命,亦是政协的职责。”区政协主席祝学军在不同时间和场合,多次强调要发掘闵行本土文化魅力。他希望,编纂的丛书能够集结闵行历史文化之精粹,相对系统梳理闵行的历史、人文、风物,用文字的形式串起了零散的历史碎片,集中展示富有特色的区域文脉。
2017年年底,“发现闵行之美”首批书目《本地闲话》《三千世界在指尖》《鹤鸣颛溪》《话说绞圈房子》《月满召稼楼》如期完成,由上海书店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为更进一步发掘、呈现闵行文脉,打好区域文化品牌打下基础。
2018年1月30日下午,区政协在浦江镇召稼楼礼耕堂召开“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发布座谈会。“现在,好多东西都已经消失,我怕再不记下来,以后真的就没人知道了。”当时,已经72岁的上海地方志研究者、作家褚半农,是负责其中“故土之韵”辑的一册——《话说绞圈房子》的撰写工作。他的这句话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
“3月策划,9月出版,除了新的原创作品,部分篇幅是收集整理,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区政协委员吴玉林,新闻专业出身,长期从事文化传播和文学创作,同时还是区人文杂志——《城市季风》执行总编,成为领衔编纂丛书的“合适人选”。“一定程度上,做的是抢救性工作”,在吴玉林看来,有的作者写过很多,但散落在民间,或许哪天就没了,编成丛书,可以更好地保护传承。
继2017年“发现闵行之美”闵行区系列文史丛书五本出版后,2018年由区政协牵头组织编写的系列丛书又有五本新作问世:《三冈水长》《“小上海”,老闵行》《四大金刚》《蒲汇塘》《寻城记》以翔实的史料和富于文学性的表达,分别展示了马桥、江川、七宝等地丰富的历史文脉,以及闵行几经变迁的现代化进程中的亮点。
2019年4月10日,“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第二辑在海派艺术馆正式发布,众多文人雅士齐聚一堂,畅谈江南文化与闵行之美。丛书的出版也得到了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炯的高度评价:“系列丛书作为优秀的文化传承项目,让社会大众重新认识闵行的历史和当下,增强人民群众的地域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更加热爱上海这座美丽的城市。”
扩大马桥文化影响
2018年10月11日,位于马桥古文化遗址公园内的马桥文化展示馆正式面向市民开放。这是闵行区重视区域文化建设的积极实践,也是区政协持续关注推动的一项成果。
“马桥文化”因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遗址的发现而命名,代表了夏商时期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个区域文化类型。在1978年召开的“南方印纹陶学术讨论会”上,学者们首次提出了“马桥文化”的命名。这也是上海三大考古文化中最早命名的一个。
近年来,闵行区政协一直致力于马桥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利用工作。在广泛收集整理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区政协多次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马桥文化的一些史学进行深入论证,使马桥文化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让处于沉寂状态的马桥文化再次焕发光彩,充分发挥了其历史文化价值。
为了进一步扩大马桥文化影响力,2017年6月10日,恰逢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闵行区政协动议并主办“唤醒五千年的记忆,难以忘怀的远古上海”马桥文化论坛,邀请参与过“马桥文化”遗址挖掘和从事这方面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深入交流探讨马桥文化的渊源及其研究成果,进一步挖掘其历史和文化内涵。论坛获得了热烈的反响,马桥文化“海纳百川”的鲜明特点和马桥文化是上海文化之本的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同。
如何加强“马桥文化”遗址的保护利用?也成为论坛内外所关注的共同话题。论坛上,与会专家达成共识:“马桥文化”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闵行乃至上海最具水平和规模的重要考古遗址之一,不能让“闵行缺少一座马桥遗址博物馆”成为当地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短板。“应依托马桥遗址公园,打造小而精的遗址博物馆标志馆、示范馆,可以创新建馆模式,不求大而全。”
委员的建言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2018年10月11日,由区政协等主办的“纪念马桥文化命名40周年研讨会”在马桥文化命名地——马桥遗址所在地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镇举办。马桥文化展示馆同日正式对外开放,马桥文化丛书之《马桥文化探微——发现与研究文集》《追寻马桥文化》在现场进行了新书发布。
当天对外开放的马桥文化展示馆,综合运用跨界思维+互联网+马桥文化基因,着力打造一座可走近、故事型、体验型、分享型、智慧型的新概念远古文化展示馆,从对“马桥文化”的梳理中提炼海纳百川、和谐人居、开拓创新的马桥文化气质,让马桥成为了解上海远古文化第一站,让“马桥文化”成为上海的一张标志性文化名片。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形成了一致愿景:开展“夏之江南”考古学课题研究,建设马桥文化考古遗址公园,让上海江南文化更加清晰地寻觅到遥远的源头和强大的基因,打响江南文化名片。好消息传来,闵行有望与上海博物馆合作,初步意向建立上海博物馆考古体验中心,对“马桥文化”深入探讨整理研究。
会后,区政协形成了一份关于《“纪念马桥文化命名40周年”学术研讨会的专报》。
描摹水韵江南之美
闵行区人文荟萃,历史文存丰富,保存着大量的古树、古桥、古建筑。但随着城市化的脚步不断加快,这片土地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世代相传的村镇宅巷、河湾古道,也正在不断从更新的行政版图上隐没,渐渐地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
如何把闵行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是闵行区政协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六届区政协提出用镜头聚焦区域内文脉资源,借助一张张照片,发现闵行之美、诗化心中的江南,留住心底的乡愁,以提升市民对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的保护意识。
为深入挖掘千百年来闵行区“江南文化”繁荣兴旺的历史风貌和人文基础,2018年12月5日,闵行区政协主办的“谁不忆江南——闵行记忆”摄影展在上海宝龙美术馆开幕。此次展出的摄影作品,以全区14个街镇重点保护的古树、古桥、古建筑为取景地,涉及闵行境内的84处文物保护单位,包括马桥遗址、赵元昌商号宅院、彭家花园洋房等,摄影展共收到作品1323幅,其中获奖作品100幅。
“这些作品透过光影定格的精彩瞬间,让人们感受到江南的深情和柔美。一幅幅极具历史感的摄影作品,流淌着清韵悠扬的江南之美,散发着对文化传承的温情和关怀,有着比文字更深邃和更强大的叙述力量。”这是很多委员观览后的共同心声。
另外,此次展览,除了摄影作品外,还通过一些小景的氛围布置,让参观者仿佛身临水乡,感受其独特韵味。现场还有多媒体冥想区、古树拍照装置,传统结合现代,别有风味。目前,“谁不忆江南——闵行记忆”大型摄影展,已于今年4月开始在全区14个街镇(工业区)巡展。
2019年4月10日,在“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第二辑正式发布的同时,“谁不忆江南”之江南文化展陈也在海派艺术馆同时开幕。此次展陈,共分为文献档案、艺术作品、生活用具、名人文物四个部分,展品大多为晚清、民国等时期的老物件。实物展品和现场演出让民众更直观地感受海派文化与江南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共同魅力。除此之外,现场还有包括听丝竹、扯皮影、品老酒等在内的多项非遗项目展示。
近年来,闵行区政协积极发挥政协委员和政协之友社的优势,参与、支持举办各类书画会展,不断丰富政协文化生活,扩大闵行文化影响力。如出访马来西亚马六甲州,开启上海文化周闵行非遗展,促成七宝古镇与马六甲州世界文化遗产地鸡场街管委会的文化交流,提升闵行文化知名度;作为全市唯一区政协加入全国二十四地市文化交流联盟,参加第十八届书画联展等。
责任编辑:陈睿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